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最美家庭”李子祥家庭:恤孤助鄰無私付出,農村家庭詮釋德與善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 通訊員 邱麗梅

    在韶關市犁市鎮群豐村,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夫婦二人結婚三十六年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他們除了照護自己的兩個孩子和年邁老人,多年以來,還撫育著失去雙親的兩個侄子,照顧未出嫁的智障姐姐直到其去世。他們是最平凡普通的農村家庭,但用仁義之心講述了一段不平凡的向善故事。他們就是李子祥家庭。

    日前,李子祥家庭入選 2023 年廣東十大 " 最美家庭 "。" 非常開心獲得這個獎項,感謝大家對我們的認可。家和萬事興,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李子祥說。


    【資料圖】

    撫育幼侄十數載

    1987 年,李子祥和成陽妹結婚。雖然生活在農村,日子不算富裕,但隨著兩個兒子相繼出生,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滿。

    2009 年,李子祥的弟弟、弟媳因病不幸先后離世,留下還年幼的兩個兒子,大的兩歲,小的才六個月。李子祥夫婦便承擔起撫養兩個侄子的責任。" 一下子家里變成了四個孩子,經濟還是比較困難的。剛接過來撫養的時候,兩個孩子身體瘦弱、經常生病,隔三差五往醫院跑,搞得很害怕,當時我都哭了好多次。" 成陽妹說。

    當時,李子祥夫妻二人決定,不管家里多困難,都要把兩個侄子當親生兒子對待,撫養長大。為了照顧家庭,成陽妹放棄了工作,整個家的經濟來源全部靠李子祥在市場擺攤做小生意,日子一度十分拮據。

    在政府、村委和熱心人士的關心幫助下,四個孩子茁壯成長。如今,李子祥的兩個兒子工作穩定、家庭美滿;兩個侄子也已健康長大,一個就讀于技校,一個正上初三。

    除了撫育兩個侄子外,李子祥夫妻還數十年如一日地照顧沒有出嫁的智障姐姐,直到其去世。二人的善舉得到了街坊鄰居的稱贊。" 把別人的孩子當親生孩子養育,沒有區分,街坊們都說他們夫妻是大好人。" 群豐村村民王金妹說。

    為鄰里排憂解難

    在李子祥和成陽妹身上,凝聚著一種質樸、敦厚的中華傳統美德。他們家庭和睦、孝敬老人、關愛幼輩、幫扶鄰里,是人人稱贊的 " 模范夫妻 "。

    " 鄰里關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 在日常生活中,哪家鄰居有了困難,李子祥一家都熱心幫助。鄰居中有一位留守老人,獨自照顧年幼的孫女,李子祥和妻子時不時就去串門幫忙,老人看病、孩子上學等,都有賴他們伸出援手。" 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李子祥說。

    牽手相伴三十六個春夏秋冬,李子祥夫婦風雨同舟,一起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兩人用自己的真誠善良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一家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

    如今,夫妻二人已年過花甲,也有了第三代,日子過得平凡又幸福。成陽妹說,這么多年走過來,自己沒想過要獲得什么名和利,只想著存好心、做好事、盡本分," 一輩子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夠了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樊美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