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深陷輿論漩渦,理想汽車該如何爭渡

    或許是因為網絡不發達,或許是因為長期從事理工行業導致管理層不善言談,過去傳統車企總給我們一種非常高冷的感覺,很少在社交平臺與網友互動。

    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后,無數造車新勢力入場,其中許多新勢力的創始人團隊出身于互聯網行業,例如理想 CEO 李想原是汽車之家創始人、蔚來汽車 CEO 李斌原是易車網創始人、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原是 UC 創始人。

    可能是受到互聯網公司風氣的影響,造車新勢力普遍更加接地氣,喜歡與消費者打成一片。然而言多必失,前有李斌后有李想,都因各種原因深陷輿論漩渦。面對網上的非議,不予回應大多數時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回應后反而更可能激起網友的反感與挑刺。


    【資料圖】

    最近理想又出現了輿論危機,原本知道的人還不算多,直到理想官方回應。

    說句不客氣的話,造車新勢力雖多,但真討論輿論與公關問題,恐怕沒哪個能與理想汽車相比。相較于吉利、比亞迪、長安等傳統車企的 " 大老板 ",李想難免有些年輕氣盛,經常在網上發表一些暴論。

    (圖源:微博)

    互聯網上從來不缺喜歡抬杠的人,順著他們的心意來,一切都好說,但若違背了他們的想法,那么他們就會讓你知道什么叫 " 一流挑刺水平 "。

    最近理想汽車鬧得最大的問題,無疑是網上傳出的《理想 L9,看不見的地方,10 個不能說的秘密》,其中羅列了理想 L9 存在的一些問題,質疑理想汽車弄虛作假,欺騙消費者。不得不說,看完這篇不知來源的內容,小通(dianchetong223)都感慨此人確實了解汽車,估計也費了不少心思。

    (圖源:網絡)

    說句實話,該內容曝出后,小通壓根沒有收到任何消息,結果日前理想汽車官方回應,在官微發表長篇大論,將 10 條質疑一一駁斥。

    (圖源:理想)

    經過理想這一發散,10 條質疑立刻爆火,在貼吧、知乎、微博等各平臺都能看到網友討論。沒過多久,理想汽車法務部官微又否認了一則傳言,關于理想汽車 App 無法找到蔚來充電樁。一時間,理想汽車流量爆棚。

    假設當時理想汽車選擇冷處理,可能 10 條質疑和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不會鬧得太大,傳播范圍也不會太廣。但經過理想汽車官方回應,事情立刻就鬧大了。

    或許有些人覺得,車企不應向流言蜚語讓步,應當回應與反擊,但圣人也會有過錯,真的挑起刺來,誰又是完全干凈的呢?

    理想回應網友質疑的后果就是,消息迅速擴散,更多網友加入尋找理想汽車問題與官方回答漏洞的行列。雖然其中許多問題是謠言,例如所謂的杜比沒有 7.3.4,只有 7.1.4,實際上杜比只是給個認證,揚聲器該如何組合,全看車企自己。

    不可否認的是,網友頻頻挑刺理想,或許有理想樹大招風的原因,但理想汽車難說不存在問題。理想正站在風口浪尖," 穩 " 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造車新勢力多如牛毛,理想卻是其中輿論問題最嚴重的一家,當初并列三大巨頭的蔚小理中,似乎只有小鵬輿論事件少一些,只有找有代言人那次問題較為嚴重。

    理想汽車之所以出現那么多質疑,是因為在新勢力中它太特殊了。要知道,現在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處于虧損階段,今年第一季度蔚來虧損 48 億元,小鵬虧損 23.4 億元,理想卻扭虧為盈,成為了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盈利的車企。

    今年 6 月,理想汽車銷量高達 32575 輛,按照這個趨勢,今年理想汽車的營收基本可以確定能夠超越千億元,甚至有可能追上奇瑞、長城、吉利這些老牌車企。

    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理想汽車也吸引到了大眾的關注,因而自然不缺挑刺的人。那么問題來了,理想汽車真的存在問題嗎?

    理想汽車回應 10 條質疑的官微評論區,就有不少網友認為理想汽車玩田忌賽馬,用著 1.5T 的增程器卻要跟 3.0T 大排量燃油車比能耗,還要跟純電動車比補能效率,底盤懸掛雖然被命名為 " 魔毯 ",但實際上就是單腔,現在雙腔底盤幾乎成了造車新勢力豪車標配。

    其他測試數據也多被質疑,其中得房率這一項,還惹怒了蔚來粉絲,這些人認為理想的得房率計算有問題,不應該直接用車內空間除以車長。另外,一些較為尖銳的質疑,理想并未回應,例如定鉗剎車與浮鉗剎車。一位知乎網友直言,說白了就是理想汽車的用料比同價位的合資車、進口車強很多,但與其他國產車新能源汽車相比,就不太出色了。(圖源:知乎)

    看似理想汽車存在不少問題,但其他車企有沒有想過,為何理想銷量還能不斷增長,成為首家扭虧為盈的造車新勢力呢?

    對于消費者而言,汽車的許多配置我們不去詳細了解的話,不但看不到,甚至可能體驗不出差距。就拿汽車三大件之一的底盤來說,網友們總是分析汽車的底盤對于駕駛體驗多么重要,但比亞迪底盤較差的漢卻熱銷,傾盡心力打造的底盤非常好的海豹,反而不如漢銷量。

    消費者并不在意汽車的具體配置如何,只要自己開著舒服就夠了,理想汽車的大彩電、冰箱,以及奶爸車的全套配置,才是真正吸引消費者的地方。正如理想所言,目標競爭對手是 BBA,而理想汽車同價位配置也確實高于合資車、進口車,銷量日益上漲,已經影響到了 BBA 的銷量。

    也許是新能源汽車競爭過于激烈,以至于車企們有些急躁,前有長城實名舉報比亞迪,后有理想 L9 的 10 條質疑。糾結于細節,沒有任何產品稱得上完美,總能挑出問題所在。尤其是對于汽車這樣的產品,對于成本極為敏感,配置難免有所取舍。

    網友們發現了產品存在的問題,在各大平臺討論倒也無妨,只要不憑空捏造即可,但是沒必要過于詆毀。

    比亞迪、吉利等車企一路走來,遇到的惡意比理想汽車更多,到貼吧、知乎一看,哪個國產車企不是罵聲無數?

    (圖源:pixabay)

    海外車企中,也就大眾口碑好一些,法系車、韓系車、美系車在國內情況不佳,討論度也不高。特斯拉因各種事故常被報道,日系車被調侃為 " 高價低配吸能盒 ",日系新能源汽車的口碑就更不用說了,豐田被罵的慘不忍睹。

    近幾年車企紛紛官宣成立法務部,長城汽車甚至推出了 "1000 萬元懸賞計劃 ",打擊網絡水軍造謠聲勢。其中可能存在水軍,但大多數只是 " 自來水 ",跟風黑車企而已,他們不收錢、不盈利、無組織,車企對他們可以說毫無辦法。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在質疑聲中前進,是理想成長的必經之路,今天理想已經成長為足以與 BBA 抗衡的車企,未來成就能夠達到多高,誰也無法確定。

    但小通還是要給理想一個建議,沒必要總是回應網上言論,冷處理大多時候比辟謠更合適,因為辟謠的消息未必有人相信,不如讓熱度降下去,網友們慢慢就會忘掉這些事。

    封面圖源:理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