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時快訊】千錘萬鑿成一“器”


    (資料圖)

    擺放在托盤里的枸杞干果個大色正,品種繁多,打破了大家對“紅果”的傳統認知。新果名曰“鎖鮮”。原來,近幾年蜚聲海內外的鎖鮮枸杞,就出自寧夏農林科學院這一間間略顯逼仄的實驗室。

    “長度4厘米,重量4克,個頭和重量達到以前枸杞的4倍。”寧夏農科院枸杞科學研究所所長曹有龍云淡風輕地講述著。他領銜的科研團隊研究10年,完成枸杞全基因組測序,破譯了基因組密碼,包括3萬多個注釋基因和700多個枸杞特有基因,把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數據庫牢牢“釘”在寧夏。

    5月26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寧夏主題采訪活動第3天。30多名媒體記者進大棚、下車間、看展廳、聽故事,先后走訪了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銀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寧夏沃福百瑞枸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抬眼領略科技創新的魅力,俯首感受工匠精神的艱辛。

    很少有人知道,銀川威力傳動是東方風電、中車風電等國內知名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的重要供貨商,生產的減速器并網安裝量連續3年位居全國“三鼎甲”。目前,公司手握有效授權專利134項,科技成果轉化率80%以上,去年科研投入達到3220多萬元,以“精密減速器研發創新團隊”為基礎的行業人才“雁陣”初顯。

    走過擁有10臺自動穿梭車和1萬多個貨位的智能立體倉庫,威力傳動常務副總經理常曉薇指著一個鍋蓋大小的金屬配件說,“這只是減速器上最普通的零部件,叫支撐體,由插齒機床加工而成,誤差在千分之一毫米到千分之二毫米,非常精密。”

    正是靠著這種“妙到毫巔”的工藝質量和處處體現工匠精神的細節,“威力制造”才贏得市場的認可和客戶的信任,成就了其在專業領域的地位。

    同樣的故事,每天也在隆基、沃福百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企業和培育孵化平臺發生。它們中,有的百煉成鋼,成為享譽行業的“單項冠軍”;有的深耕細作,在海內外市場“摧城拔寨”……我區“專精特新”企業以干勁、闖勁、鉆勁鑄就工匠精神,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打下“寧夏造”“寧夏產”的赫赫威名。

    偏毫厘不敢安,千萬錘成一器。動車組鋁合金枕梁、牽引變壓器等設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高壓交流快速真空開關、中俄輸氣管線特種閥門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9個小麥、水稻、枸杞、馬鈴薯等農業新品種,橫空出世;優質高產奶牛選育、肉羊多性狀基因聚合分子選育和灘羊種質基因鑒定等技術,國內首次開發;2000萬噸智能綜采輸送裝備,世界最大;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整體技術,國內領先……

    綱舉目張,執本末從。寧夏的企業憑借“擇一事,終一生;干一行,鉆一行”的工匠精神,把一個個看似尋常的“小零件”做到極致,成為逐夢賽道上破浪前行、披荊斬棘的硬核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