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環球通訊!2023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調研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財務指標總體分析

    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新一代信息技術步入加速成長期,2019年1-4月份,規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質效不斷提高,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呈現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


    【資料圖】

    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呈現特點顯著,質量效益不斷提高。2019年1-4月份,全市18家規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同比增長3.1%,占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的23%;實現營業成本10.8億元,同比下降1.2%;實現利潤總額1.2億元,同比增長85.8%。

    軟件信息業增勢良好。2019年1-4月份,全市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家,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11.4%,高出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8.3個百分點,拉動行業4.2%的增速,增長貢獻率達135.7%。重點企業帶動作用明顯。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通訊運營商受行業內的競爭日趨激烈因素影響,市場用戶趨漸飽和,增速稍有回落。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通信、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與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人工智能領域來分析,當前,人工智能已經形成了巨大產業,并應用于互聯網、金融、廣告、醫療、游戲、軍事等各個領域。據估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183億美元,人工智能將在2019年迎來投資風口。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同樣得到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95.61億元,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并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增長超過1000億元。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采取措施,優化專業設置、推動新工科建設與發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并陸續增設了物聯網、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等一批新專業。

    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人才素質要求高。因此,高校應該積極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培養合格人才。2019年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已經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萬億元,約占GDP的三分之一。2018年完成數字經濟投資額達3000億元,預計這一數字將繼續維持高速增長,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開花結果,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越來越深入到細分市場以及日常生活。由于技術瓶頸,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的供給以及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較大缺口。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生產方式智能化、產業形態數字化、產業組織平臺化,都會在微觀和宏觀層面極大地提升生產效率和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對于后發國家來說,如果能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就可以成功實現追趕甚至超越。為此,應著力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全面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發揮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要,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全面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同時也要認識到,范式變遷從來都是一種創造性破壞,在擁抱其“創造性”帶來的巨大收益的同時積極應對其“破壞性”挑戰,也是抓住歷史機遇、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的題中應有之義。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隨著新一輪信息革命的到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正從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轉變為人力資本、知識資本、大數據、新型基礎設施等,這將使本地化、分散化的制造方式得到推廣,傳統上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制造中心將面臨挑戰。

    與此同時,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勞動力數量和成本在一國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對擁有大規模人口資源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實現“人口紅利”的機會窗口越來越小。這就要求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人才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完善對平臺企業的規制。在這一輪全球平臺經濟范式變遷中,已經出現資本和收益高度集中于少數平臺企業的弊端。平臺企業具有自然壟斷屬性,規模報酬遞增效應明顯,但也具有阻滯企業縱向流動和抑制企業創新的潛在弊端。如何有效規制平臺企業,防止產生惡化收入分配結構效應、造成“大樹底下寸草不生”局面,是政府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應把包容審慎與嚴格執法有機統一起來,把企業自律、行業協同和政府監管有機統一起來,完善對平臺企業的規制,促進公平競爭。

    四、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維護網絡信息安全。新一輪信息革命在給人們帶來諸多美好與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風險。可以說,沒有網絡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企業安全和個人安全。現階段,人人互聯的智能終端連接數量還只是十億級、幾十億級,未來5G大規模商用的到來,將使萬物互聯成為現實,連接入網的終端設備數量可能達到千億級別,由此帶來的網絡安全挑戰、個人和企業數據泄露威脅將更加嚴峻。此外,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可能涉及的倫理和法律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對此,應守護好網絡信息安全底線,加強通信網絡、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保護,增強信息基礎設施可靠性,加快構建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對危害網絡信息安全的行為依法予以懲處,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創新制度設計和政策措施,有效管理新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風險和倫理沖突,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