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助力200億產業“出海” 20年老站有新發展 觀察

    四月種八月果,但從來都是栽樹容易,育樹難。如何讓新栽樹苗——“雙品牌一體化”建設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這是湖南高速集團邵陽分公司邵東中心大站一直思考的問題。

    高速公路收費站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窗口單位,究其本質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背離這一準則,“雙品牌一體化”建設口號再響亮,也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為了探明邵東中心大站“雙品牌一體化”建設的生長“土壤”,“五一”前夕,邵陽分公司品牌建設調研小組深入邵東駐地進行采訪調研,聆聽當地群眾的真實心聲,聽他們講自己與高速的故事。

    邵東中心大站。


    (資料圖)

    “收費站弄好了,邵東人也倍兒有面子”

    “那行啊,你們收費站弄好看了,行車就更舒適、更方便了,外地人過路喜歡,我們邵東人也倍兒有面子!”當聽到計劃對邵東收費站進出口進行維修改造時,姚大爺滿是高興。

    在邵東中心大站大門口的斜對面,姚大爺兩口子經營著一家十幾平方米的小店,兩排貨架上擺著方便面、飲料等食品。

    “我們是在收費站開通的那年搬來的,現在差不多已經20年了。”據姚大爺介紹,店面所處位置原本是山地,高速開通后,一棟棟房屋才慢慢豎起來。

    收費站周邊店面。

    當問到收入的時候,姚大爺樂呵呵地合不攏嘴:“來買東西的大多是過路司機,平常日子一天能賣百來塊錢,春節等節假日一天能賣上千塊,比以前收入翻了好幾番。”

    緊挨著老姚家小賣鋪的四、五家車輛維修店同樣生意興隆,許多下高速的車輛選擇就近維修保養。

    路通產業興,帶動百億產業“出海”

    在邵東皮具園區,正準備運送書包前往浙江的黃先生說:“沒通高速前,邵東只有皮包、打火機等少數小加工廠。高速通車后,交通更加便利了,加工廠的規模越來越大,就業人數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據黃先生稱,目前邵東縣從事皮具加工經營的廠家抱團“出海”,形成皮具產業集群,箱包皮具年產值200億元以上,產品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邵東皮具加工廠。

    黃先生聽到邵東中心大站車道即將維護改造的消息提議:“希望收費站能翻新,提高通行效率,最好能設置服務驛站,提供咨詢、休息等服務,進一步提升邵東城市形象。”

    擁抱群眾,路地“一家親”

    邵東中心大站是為數不多處在“鬧市”的收費站,對面就是居民區。由于周邊沒有合適的籃球場地,晚飯后,當地老百姓三五成群來到收費站,或散步,或打籃球,站部成了群眾飯后休閑的好去處。邵東收費站經常上演“路地”籃球友誼賽。

    周邊居民到邵東中心大站籃球場打球。

    “邵東收費站很暖心,收費站的籃球場一直對外開放,我們非常期待收費站翻新后的樣子。”一位年輕“寶媽”在籃球場外看球賽,她說自己的丈夫是收費站的“編外人員”,幾乎每周都要來收費站打球,一來二去,和收費員熟絡了起來,儼然成了“一家人”。

    除此之外,每年“六一”兒童節,邵東收費站組織志愿者前往社區宋家塘小學,為當地困難學生、留守兒童、殘疾學生發放文具用品,關心祖國花朵的成長。同時,收費站每年堅持聯合政府單位進校開展防溺水、文明交通宣講等公益活動。

    擁有好的群眾基礎,才能獲得好的口碑;擁有好的口碑,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自啟動“雙品牌一體化”建設以來,邵東中心大站堅持內外兼修,以群眾期待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的,始終堅持品牌建設與改善提升民生工程相結合,切實做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文章”,讓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