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北京順義:打造交叉賦能產業發展新生態-全球聚焦


    (相關資料圖)

    新京報訊(記者耿子葉)5月9日,在“首都臨空產融大講堂”第三期——科技創新專場上,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發揮入區企業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綜合優勢,以企業智能化水平評估診斷為切入點,助力園區儀器儀表領域龍頭企業實現數字化的轉型升級,助力企業加速實現技術創新,打造企業交叉賦能的發展新生態。

    5月9日,在“首都臨空產融大講堂”第三期——科技創新專場上,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是由德國博世集團與順義區政府合作共建的國際化創新中心,落戶于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將以博世全球資源推動京津冀制造業“智能+”升級,自入駐園區以來,已為50余家制造業企業提供了智能制造方面的服務。此次與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簽約的4家企業,都是儀器儀表領域的龍頭企業,也都是落戶在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的企業。

    截至目前,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已落戶優質企業1.2萬余家,累計注冊航空服務企業400余家,約占全市的三分之二;金融機構近4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0余家;獲得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80余家;擁有以萊伯泰科等為代表的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近20家,以海光儀器為代表的“專精特新”企業近60家,以寶潔為代表的外資研發中心3個,已經形成了“臨空特色、科技引領、梯次布局、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首都臨空產融大講堂已經連續舉辦了三期,線下線上覆蓋企業100余家次5000余人次,主要目的就是發揮園區1.2萬余家注冊企業的資源優勢,實現資源的共享,優勢的互補,產業的互促,產融的共生,在前兩期講堂上,還創建成立了首都臨空產融合作創新發展聯盟,北京基金業協會還分別與中德產業園、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等入區企業和平臺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