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200億元票房背后:等資本風來

    “五一”檔院線的熱鬧氛圍還未散去,新上映影片又火熱來襲,共同推動著票房大盤數字增長。5月7日,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3年度大盤票房(含預售)突破200億元。電影市場的復蘇已成為業內毋庸置疑的關注重點。影市高熱之下,外部資本正躍躍欲試,期待著趁勢加碼能為市場再添一把火。

    下沉市場票房崛起


    【資料圖】

    據燈塔專業版,5月7日,2023年度大盤票房(含預售)突破200億元,春節檔期間上線的電影《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仍保持其票房影響力,暫列2023年票房前三名。

    對比2022年同期,票房與觀影人次均在今年實現增長,電影市場也涌現出包括《流浪地球2》《忠犬八公》在內的多部高口碑作品。

    剛剛過去的“五一”檔中,軍事題材《長空之王》是一線城市票房占比最高的影片,《檢察風云》《長沙夜生活》二線城市票房占比遠超其他影片,喜劇片《人生路不熟》和愛情片《這么多年》《倒數說愛你》下沉表現突出。

    女性購票用戶占比65%,是“五一”檔歷史上女性購票占比首次突破六成,30歲及以上女性用戶占比提升明顯,與此同時,29歲及以下男性用戶占比降低。

    影評人劉暢指出,長期以來,一二線城市都是國內票倉的主要戰場,近六成票房收入由一二線城市貢獻。近年來,三四線城市所代表的電影行業“下沉市場”,正在不斷展現出強大潛力。

    此外,燈塔專業版顯示,三四線城市平均票價呈現持續抬升趨勢。對比一線城市與四線城市,2014-2023年之間,一線城市票價由42.68元上漲至55.06元,變化幅度約29%,四線城市則由31.07元上漲至43.68元,變化幅度約41%。

    “票價往往與當地消費水平與觀影欲望相掛鉤,隨著消費水平的增長,觀眾對于觀影的需求提升,因此愿意為此支出更多,從而展現出市場潛力。”劉暢進一步說明。

    外部資本躍躍欲試

    公開資料顯示,一季度以來,全國電影票房158.6億元,同比增長13.5%,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5%;與此同時,觀影人次3.4億,同比增長9.7%,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0%。

    票房大盤與觀影人次雙增,影片供給節奏逐步恢復,也對背后出品公司的業績產生了提振作用。中國電影、橫店影視、上海電影、金逸影視等電影類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與凈利潤均實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

    此外,據此前報道,2023年一季度影視板塊毛利率漲至30%,而2022年毛利率平均數約為28%。

    “許多團隊在通過降本增效,壓縮制作成本,在變化中生存和發展。春節檔給行業開了一個好頭,許多資金正在考慮回流電影市場,讓業內看到了希望。”導演趙霞指出。

    《中國電影投融資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2年的電影投融資呈現出五個主要特征:一是電影復蘇進程受挫,產能遭遇挑戰;二是資本市場下行,影視企業承壓;三是私募融資數量下降,大額投資日趨偏少;四是中小企業持續活躍,融資輪次偏向早期;五是大幅轉向金融機構,融資條件愈發嚴格。

    “毫無疑問如果我們要建設成為電影強國,一定要讓資本發揮重要關鍵的作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認為,行業外資本對于電影市場現在是躍躍欲試,盡管看到了希望,但還不夠。今年的暑期檔非常關鍵,如果能夠像春節檔一樣火爆,行業外資本有望紛紛涌入。

    近40部影片備戰暑期檔

    國家電影局官方網站顯示,2023年3月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影片263部,高于去年同期。

    另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五一”檔過后已有60余部影片宣布定檔于2023年內,背后關聯公司包括中國電影、橫店影視、歡喜傳媒等。其中近40部影片將于暑期檔期間登上大銀幕,涉及劇情、動作、喜劇、動畫等多個品類。

    與此同時,據燈塔專業版,2023年上映日期待定影片共49部,其中黃景瑜、王一博、鐘楚曦等主演的《維和防暴隊》,黃渤、費翔、李雪健等主演的《封神第一部》,韓庚、鄭凱、于文文等主演的《前任4:英年早婚》等6部影片想看人數已突破10萬人。

    “比起主演陣容和宣傳噱頭,電影院的觀影氛圍和影片口碑是看電影與否的決定因素,希望能看到更多大片、好片的上映。”觀眾王莉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影院負責人曾盼談到,“五一”檔過后的首個周末,在漫威新片《銀河護衛隊》和“五一”檔多部電影的加持下,上座率不輸小長假。盡管“五一”檔上映影片仍在發揮其影響力,但今年以來能夠明顯感覺到檔期效應的放大。“期待著更多優質大片的上映,也希望春節檔那樣的盛況能快點再來。”曾盼補充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