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環(huán)球觀天下!想通一點,你就不焦慮了

    最近《鏘鏘行天下》開播,杭州市佛教學會副秘書長念順法師對焦慮的一段解讀,別有深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他說,“焦慮每個人都有,因為未來確實是不可知的。在不可知的未來,如果強迫要知的話,那就是焦慮癥。”

    所有的焦慮都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強加一個確定性。

    換句話說,一件事情發(fā)展成什么樣子,可能受到十個因素的影響,其中你能控制的因素只有一個,九個都是不可控的,但是你執(zhí)著地想要一個可控的結(jié)果,就會陷入無盡的焦慮。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jīng)做過一個比喻,“我們的思維像孫悟空一樣,一個筋斗可以翻越十萬八千里,但我們的身體就像唐僧一樣,必須腳踏實地才能到達。”

    思維的能力是無限的,可以去未來,也可以回到過去,但身體的能力是有限的,當思維的想象遠遠超出身體能力的時候,身體感到無能為力,思維就開始批判自己,焦慮和痛苦就產(chǎn)生了。

    朋友圈有一位媽媽,孩子今年小升初,當?shù)匾恍┨崆颁浫〉膶W校,報名后要先參加電腦搖號,搖中了才能參加考試。

    還有最后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她四處咨詢需要準備什么樣的簡歷、提供哪些證書對錄取有益、如果沒有考上的話還能去哪些學校……

    反而是孩子自己,除了正常上學外什么都不想。

    《反焦慮思維》一書中也有一個案例。

    瑪麗向心理醫(yī)生求助,她常常午夜驚醒,心臟“怦怦”亂跳。

    羅爾·克肖|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驚醒之后她也無法再入睡,而是在床上躺到天亮。長夜里,她觀看腦海里沒完沒了的幻燈片,上面播放著她整天擔憂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兩個孩子正掙扎著度過青春期;丈夫可能會丟掉工作,她將成為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年邁的父母需要的照顧,超過了他們固定收入所能提供的幫助;而房子,變成了他們永遠也爬不出來的錢窟窿……

    持續(xù)的焦慮和失眠讓她疲憊不堪,丈夫埋怨她太暴躁,孩子們吐槽媽媽沒有半點耐心,生活變得暗淡無趣。

    為什么我們總會擔心未來不夠好?哪怕知道憂慮毫無意義,也控制不了自己繼續(xù)憂慮下去?

    “寧求穩(wěn)妥,不愿涉險”,是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

    生存中潛伏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如果能提前預知風險,就能提升存活的概率。

    試想,假如我們在草原上看到一塊石頭,卻誤以為是獅子,我們的腎上腺素會飆升,做好逃離的準備。

    如果看見一頭獅子,卻誤以為是石頭,那么后果就無法想象。

    因此,大腦天然就有種“負面傾向”,遇到問題,先焦慮,再思考,先查看環(huán)境、覺察威脅,再啟動正向思考。

    適度焦慮是自我保護的方式,長期的過度焦慮卻會導致身體問題。

    一直生活在“橙色預警”級別的威脅和高度戒備中,通常會激起一連串“過度警覺”的反應,釋放恐懼的化學物質(zhì),而這種物質(zhì)可以讓身體衰老,讓大腦處在持續(xù)緊張和焦慮的狀態(tài)。

    強烈的應激反應,也會引發(fā)心臟病和癌癥,降低免疫力。

    如果你常常覺得壓力山大,發(fā)愁的事情永遠沒完沒了;想事情總是先想到消極的一面;在重要的場合,會習慣性焦慮不安;容易思慮過重,想太多,愁太甚……可以嘗試《反焦慮思維》中提供的焦慮自救方案。

    比如把注意力放在更大的圖像上。

    很多人的焦慮來自于別人怎么看自己,開會的時候、集體活動的時候,甚至打電話的時候,都在密切地關注別人的反應,他們說話的語調(diào),是否對自己微笑等等。

    他們深信,大家不是很喜歡自己。

    當我們把視角如此狹窄、只關注別人對自己的反饋時,就能覺察到很多負面消極的事情,但是當我們把視角變廣闊,獲得更大的圖像時,就能發(fā)現(xiàn)更開闊的心境。

    把注意力從當下移開,站在空中俯瞰這個會議室或者活動場地,它不過是千萬會議室中的一個,那個正在侃侃而談的人,也只是人海中的一員。

    別人怎么看待你的表現(xiàn),在更大的視野下,變得不值一提。

    同時,把運動、讀書、冥想這種能夠關愛自我的行為培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當你感覺不舒服或精神無法集中的時候,運動和讀書能讓你將思想置于問題之上;冥想會讓你不作任何評判地觀察你的情感起落,或給自己講述一個故事。

    一段時間以后,你的焦慮就會逐漸消失,想法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現(xiàn)代人的焦慮,很多時候來自于著急。

    做了一些努力,就急著想看到收獲和結(jié)果。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其實他們五年前就在努力了。

    每個人的人生也是如此,初中成績很好的人,在小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靠近自己心中理想大學的人,在初中成績就不差;畢業(yè)后找到合適工作的人,早早對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就有了規(guī)劃……

    大部分努力都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成效的,今天的成績,在五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把現(xiàn)在的努力作為對五年后的自己的投資,許多壓力就可以變成動力,讓你更從容地工作,更淡定地迎接生活每一次考驗。

    媒體人周軼君談到自己對抗焦慮的方法時說:“焦慮的反義詞是什么?是具體。

    焦慮是一個非常虛幻的情緒。比如擔心前途,是考學還是工作?考學是考什么大學?什么專業(yè)?都需要什么?按需要的去準備自己就可以了。”

    只要我們追隨具體的邏輯,一步步追問,找到讓自己擔心焦慮的具體問題,你就沒那么焦慮了。

    “人需要突破焦慮的迷霧,看到具體的路應該怎么走,腳踩到具體的路徑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時候,就沒有焦慮。”

    焦慮煩悶會讓皮膚變差、讓身體總是生活在“橙色預警”的緊張氣氛中,而輕松自在的好心情,卻讓人容光煥發(fā)。

    中國有句諺語,你無法阻止鳥兒從你的頭頂飛過,但卻可以阻止鳥兒在你的頭上筑巢。

    焦慮也是如此,你無法改變大腦天然的負向思維,無法改變大環(huán)境的變化,但在焦慮在心頭升起的時候,你能通過追問自己、關懷自己的方式,找到自信與平和。

    「十點聽書會員」

    千本好書,懂你想聽

    開通連續(xù)包月,首月僅需5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收聽!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主播 |佳音,十點讀書簽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最近微信改版

    經(jīng)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推送星標“十點讀書”

    及時接收每晚新鮮出爐的推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gòu)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nèi)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