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搜索引擎最靠前的聯想詞,不出意外是“燒烤”,第二個有點出乎意料,竟然是“怎么讀”,看來淄(zī )博這次能火出了圈不容易,小餅小蔥小爐子小燒烤,競爭網紅城市“卷”得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法,是看當地人如何愛和勞動”,淄博表現得很有點智慧,政府方面拿出了服務態度,社交媒體拿出了熱搜,這波操作下來,就連城投債的到期收益率,相較此前都有所回落。
旅游,竟意外增強了市場對淄博的金融信心,逐漸被“被舉債、投資、再舉債”的傳統發展模式摧毀的市場認可度,被八竿子打不著的燒烤拉回來了,而事實上,旅游業只是淄博這幾年“求轉型、圖發展”的一個行業縮影,這座城市可說的還多著呢。
而燒烤對淄博也是個史無前例的流量入口,把大量的資本、人才、消費、流量囊括進來,這是走好了難度最大的第一步棋,而下一步棋是決勝局,拼的是落地的真本事。
仔細翻翻淄博這幾年的招商引資工作,也很有看頭。有一波先知先覺的VC早就去那里找錢了。而淄博方面在投資上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一方面是使用各種母基金、s基金的產品做抓手,借助市場化基金在本地推動新興產業落子,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地搞直投,抓龍頭企業。可以說,流量有了,而至少從策略上,淄博也已經找準了招商引資里最先進的打法。
2021年,在中國金融與產業發展(淄博)峰會上,淄博宣布成立一支百億級別的母基金——淄博龍門新興產業發展母基金,峰會還簽約成立一支S基金——齊信產融S基金,這也是中國首支由地級市發起設立的S基金。
前面說了,淄博的財政不算寬裕,本級及轄區的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1079.62億元,而財政收入為375.9億元,寬口徑債務率超過260%,巨潮WAVE指出,4月初淄博市城投債仍以12.95bp的利差上行幅度,位列全國各地級市榜首,顯示出淄博的市場認可度堪憂。
然而就算財政捉襟見肘,為何淄博還“豪擲”百億元設立母基金呢?先來看看這支母基金的特點,首先是引入市場化管理人,相較于政府直管,以蘇州、無錫、南京等相對發達的城市經驗來看,已經被證明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基礎手段。
從產業上,淄博龍門新興產業發展母基金將重點布局淄博優勢產業,以及11條高新技術的“新賽道”。
作為老牌工業強市,淄博在石油、化工、建材、冶金、電子等傳統產業基礎扎實,11條新賽道包括工業互聯網、智聯汽車、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數字農業、數字文旅等,著力為淄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母基金是引子,淄博還在峰會上宣布,給予VC/PE最大限度的政策傾斜,包括取消基金設立環節的政府審批和政策性審查,政府不參與投資決策,讓渡引導基金管理公司決策權;降低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機構門檻;放寬政府引導基金出資返投比例限制,允許政府引導基金直接圍繞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設立專項子基金等。
可以看出,淄博正在努力向市場化投資靠攏,從上海、深圳、蘇錫常等更發達的地區經驗來看,這無疑是比“既要又要還要”更務實且先進的策略。
然后還要重點說一說淄博設立的這支S基金。作為首支由地級市發起設立的S基金,淄博顯然是有一套招商引資的多層次、成體系的考慮。具體來講,設立母基金是引子,讓渡基金管理決策權是表決心,S基金則是當下市場最有能量、最吸引GP的“抓手”。
因此觀察這支S基金具體的規模,以及在這個體系內的參與度倒在其次,我認為這支S基金的戰略意義遠大于其在財務上有可能爆發的能量。
2021年時股權投資活動正處于高峰狀態,大家都忙著推母基金、市場化決策也越來越成為共識,S基金的作用和前景反而比較模糊,而隨著不少GP的退出成了大問題,“地級市第一支S基金”意義就顯露出來了——原來淄博早就準備好了流動性問題的解決方案。
吸引資本的引子、決心和眼光,淄博都不缺,只等風來。這不,淄博燒烤火在了最恰當的時機。
網紅城市的定義其實不怎么正面,就怕人來人往真的像一陣風,刮過了什么沒剩下,而餐飲能拉動的產業鏈較少,北方烤串又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素,除了真正說走就走的“吃貨”,輿論對淄博到底能紅多久,能否帶動更多產業發展心存疑慮。
尤其是金融從業者,比如我在一位信托從業者交流時,提到最近淄博烤串竟然帶動了城投債到期收益率下行,破圈很有一套。
他承認最近淄博在債圈業頗受關注,但他認為,旅游業對一座城市經濟的拉動能力有限,類似云貴等一些熱門旅游城市,并沒有因為每年龐大的客流帶來產業上實質性的變革和進化,也就沒法實質性的提升償債能力,“網紅能蹦跶多久”?
不過,淄博對燒烤和投資的多線思維,讓我看到了這座城市煥發出持久性活力的可能。
比如備受矚目的合肥模式“以投帶引”,從京東方,到長鑫儲存、蔚來汽車等,“敢賭”只是表象,合肥在“賭”之前和“賭”之后,從政策、金融、產業、人才等,對企業和投資機構全方位的支持,才是合肥“逢賭必贏”的根本。
很遺憾,有些城市只是單純眼紅合肥取得的成績,大干快上、著急忙慌落地大型產業集群,卻忽略了合肥對產業的選擇以及一系列配套服務,最終落得一地雞毛。同樣,像蘇錫常在新能源、先進制造、醫療、半導體、新材料這些科技產業的布局,也并非單純是靠“有錢”就能一蹴而就的。
淄博并非省會城市,雖說有個齊國故都的名頭,但在山東省內的存在感也不高,傳統強勢的資源型產業化工、材料等多而不強,在高新技術產業轉型的今天,細分產業鏈上的隱形冠軍不少,但缺乏標桿性的龍頭企業,最高市值的齊翔騰達市值僅200億元,資本密度實在不高。
想來淄博對自身一褲兜子的劣勢是心知肚明的,但難能可貴的是“知恥而后勇”,淄博在招商引資這方面,先拋出一套多層次的健全體系,組合拳一打出來,起碼讓人看到這座城市蛻變的希望,后續考驗的就是實際執行的效果如何了。
在中國這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地處北方的二線及以下城市,地理條件、經濟水平、管理水平都大差不差的情況下,像合肥那樣以點帶面的做到彎道超車越來越難,處于低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產業靠“偷襲”是不行了,淄博的組合拳思路值得觀察。
就像這次因為燒烤的爆火,帶動淄博旅游業整體發展,淄博政府既通過價格管控等手段,保障游客的旅游體驗,也能玩兒轉新媒體的流量思維,邀請大學生免費旅游刷爆社交媒體。
淄博市委書記馬曉磊直截了當地表示,要持續放大燒烤品牌效應,輻射帶動更多業態“出圈”。借著燒烤這股風,馬書記馬不停蹄的就到清華北大發表演講,向高校學子發出誠摯邀約,邀請更多青年才俊擁抱淄博。
通過這種立體式的操作,我確定淄博沒有把燒烤當成一個campaign來機械執行,而是將其當做一個固定的流量入口,打算長期跟游客簽“年框”。
招商引資也一樣,2022年的淄博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全市政府參股類基金達到69支,總規模達到1424億元,種類非常豐富,包括政府引導基金、新舊動能基金、戰略展業基金等,政策上陸續推出《關于建設區域性科創產業金融高地的實施意見》《淄博市促進金融業聚集發展若干政策》《淄博市推進基金機構聚集發展的十條意見》。
其實淄博這幾年打的這套“組合拳”效果已經開始顯現,2021年淄博新增上市公司6家,為歷年最多,截至2022年底,淄博共有上市公司34家,并且在山東全省率先實現A股上市公司區縣全覆蓋,區域發展相對均衡,今年3月新恒匯電子創業板首發過會,4月一諾威北交所上市敲鐘。
直投方面,淄博也在積極嘗試。2022年7月,極星汽車在美股成功IPO,這是淄博市的核心金控平臺財金集團投資上市的首個明星企業,市值一度達到210億美元,淄博投資的7000萬美元,彼時投資回報率有200%。
目前,極星汽車的市值回落到約73億美元,大約回到了淄博投資成本線,但這個deal依然不失為一個標桿,不光是為國有資本投資提供了成功經驗,還是那句話,財務回報向來是政府投資優先級最低的,只要產業對路、企業發展對路,未來協同的機會就持續存在,就把淄博當做一個小學生吧,談邊際效應遞減還早呢。
另外如東岳未來氫能,淄博也是大手筆投入,持股份額位列前三。2021年 ,近20個城市群競爭氫燃料電池示范工作,五部門批復同意京津冀、上海、廣東三大城市群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淄博是唯一同時入選這三大城市群的城市,東岳未來則是唯一入選的氫能企業。
圍繞氫能產業,淄博試圖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燃料電池膜、電堆、發動機、整車產業鏈,未來一旦氫能的風吹起來,淄博也許就是下一個合肥。另外比如如半導體產業,淄博也是沿著這個路徑在拓展,依靠傳統的硅材優勢,組建大規模的產業投資基金,還打造了全國首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基地。
目前淄博已經引入了愛德曼燃料電池發動機產業化、吉利汽車年產15萬輛新能源高端商用車等項目,全力打造以東岳集團為中心的淄博氫燃料電池關鍵部件及材料產業集群,按照淄博市政府的規劃,到2023年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基于爆發的流量,定政策、搶資金、搶產業、搶企業、搶人才、筑口碑,淄博借著燒烤,正在規劃一盤多管齊下的大棋,雖然在未來城市大戰中,結果究竟如何還不好說,但至少淄博路子走得正,讓市場看到了一個傳統北方三線工業城市,也能爆發出驚人的潛力,甚至有投資人還表示,淄博可以借著燒烤的東風,引領北方營商環境改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