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寧
想把“美麗大連”打包帶走!
(資料圖)
山西小伙3D打印大連地標,
拍成視頻,瀏覽量破千萬,成功為大連圈粉。
大連地標建筑非常多,適合隨處打卡
賀小寧出生于山西,2014年來到大連求學,就讀于大連外國語大學國際藝術學院。
“到大連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大海。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蔚藍的大海,非常激動。”
畢業后,賀小寧選擇留在大連工作、成家、創業……8年的光陰搖曳,春秋匆匆,有人相愛,有人成長,賀小寧一路走來都有收獲。
2019年年底,賀小寧開始拍攝大連的城市風光,中山路兩側的高樓大廈、中山廣場、蓮花山上的風景、201路有軌電車……
他說:“起初我用手機拍攝,后來又買了手機平衡儀,再后來開始用無人機,拍攝設備越來越專業。”
賀小寧對大連的地標建筑更是如數家珍。比如大連第一高樓——大連中心,綠山上的大連電視塔,東港商務區的大連國際會議中心……
“大連是一個地標建筑非常多的城市,適合隨處打卡。”
2022年春天,賀小寧有了一個想法——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大連地標建筑。
D/A/L/I/A/N
3D打印城市地標 大連別樣出圈
相較于體積龐大、無法移動的沙盤模型,賀小寧的3D打印地標可以放進背包,實現“打包自由”,更能來一次微縮版和實物版的“面對面”。
賀小寧的第一個作品是希望大廈。“這座大樓造型端莊大氣,給人四平八穩的感覺。”沒有建筑設計圖紙,他就去現場拍攝大量素材,細致觀察地標建筑的比例、空間感、立體感,利用軟件來設計、建模,還有3D打印、打磨、上色等多道工序。
起初由于缺少經驗,賀小寧打印出的模型不是太厚就是太薄,他只能一遍遍地試做來微調設計參數。剛打印好的模型是白色的,還需要上色,他試過手涂、噴槍、噴灌等方式。
“我在家里打磨,在樓道里噴涂顏色,加班到凌晨一兩點。經常把家里搞得又臟又亂,早上七點起床,把家里收拾干凈。”
制作3D建筑模型的過程都被賀小寧拍攝下來,做成短視頻發布在社交平臺上。那些視頻多次登上短視頻平臺的同城熱榜,目前有3個短視頻,瀏覽量均破300萬。好多網友在大連地標模型視頻下留言:
“剛剛去過大連,深深地愛上了大連。”
“大連火車站我去過N次。”
“最喜歡希望大廈的樣子。”
“旅順火車站整一個吧。”
還有一些常年在外工作的大連人找到賀小寧,
“他們想定做大連地標收藏起來,以解鄉愁。”
D/A/L/I/A/N
理想就在腳下
他用腳步丈量大連
目前,賀小寧已經制作了18件大連地標建筑,各式各樣的地標模型擺滿了柜子。
大連新機場會是什么樣子?賀小寧利用3D打印技術讓人們先睹為快。梭魚灣足球場有多炫酷?他也能形象、逼真地還原出來。不僅如此,“小蠻腰”廣州塔、沈陽北站、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等國內地標以及許多國外地標建筑,都被賀小寧“縮小”到手掌上。
年少的時候理想在天邊,成年后理想其實在腳下。一路兜兜轉轉,憑著對大連的喜歡,賀小寧不斷嘗試,最終靠3D打印城市地標收獲了大家的關注。談及接下來的打算,賀小寧很想還原遠近聞名的星海灣跨海大橋。
“它的制作難在打印細節上,一條條纜索,要逼真還原是個不小的挑戰,我還在不斷嘗試,大家可以再等等。”賀小寧說。
D/A/L/I/A/N
3D打印大連地標冷知識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01
大連哪個地標建筑最難被3D打印?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它的每個面都不同,沒有圖紙的話,連建模都難,更別說3D打印。
02
你最怕3D打印大連哪個地標建筑?
有網狀結構的地標建筑,太容易堵塞打印頭。
03
3D打印一個建筑模型需要多久?
15天左右,結構復雜、尺寸大一些的用時會更長。
人生的出發
總是有早有晚
先試試再說
破局之后
亦有春天來到
目的地大連
出發吧!
DALIAN
策劃: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融創中心
統籌:魯菲 王劍
文字:秦龍
拍攝:裴營 賀小寧
視頻:王楊
編輯:唐雨辰
美編:隋昉
校對:魏紅
責編:小王
監制:穆軍 宋偉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留言,我們將及時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