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云
編輯|BOSS外傳
夜里,天雷滾滾,閃電交加,烏云密布在河南洛陽的上空,隨著一陣電閃雷鳴,暴雨襲擊了整個洛陽城。
(相關資料圖)
大暴雨整整下了一夜,地面被沖刷得干干凈凈,關莊村村民一大早像往常一樣準備去農作,突然看見原本完好的土地上竟憑空出現了一個大洞。
經過專家勘察竟然發現這是大名鼎鼎的“關羽之墓”
眾所周知,人們常常去祭拜的關羽之墓是關林,可為什么專家竟在洛陽關莊村發現了關羽之墓?關羽之墓又暗藏什么蹊蹺?
關羽之墓重見天日
20世紀70年代的一天,河南省洛陽市罕見的下起了特大暴雨,經過一夜的暴雨洗刷,大地仿佛又重新喚起生機,關莊村村民一大早就準備去農作,突然間聽到一聲“啊”
村民們恐慌不已,趕緊上前查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本耕作的農田突然間多了一個大洞,看起來應該是因為暴雨的沖刷,土地凹陷了下去。剛剛尖叫的村民就不小心掉進去了,還好這個洞不深,村民無大礙。
大膽的村民拿著手電筒想要一探究竟,剛進去沒多久就跑出來氣喘吁吁的說“趕緊叫城里的專家來,這是一座古墓!”
雖然當地一直經過祖祖輩輩流傳著村里有做古墓的傳言,可是誰也沒想到,關于村竟然真的有一座古墓,村里大小老少都趕來看熱鬧,大家都對這種奇觀感到震驚。
為了不破壞現場,干擾勘察人員,,村民們自發組織紀律,把古墓圍住,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就這樣,等到勘察人員感到古墓仍然被村民保護的很好,沒有受到人工破壞。
勘察人員只看古墓外觀就發現此等古墓不一般,一定歷史悠久,且不是普通人的古墓。
洛陽文物部門人員和勘查人員做了充足的準備后,開始陸續進入古墓內部,他們驚喜的發現古墓內部保存依然完好,就連古墓中的珍貴文物都完好的在古墓中。
隨著勘察的深入,勘察人員發現了一顆頭顱骨頭,但是卻不見其他遺骨。
勘察人員正在疑惑之時,突然發現古墓石碑上可和明代文體,經過翻譯,驚奇的發現,這個古墓竟是“關羽之墓”
石碑上刻滿了關羽生平,專業人士又加大研究力度,對古墓出土的文物進行研究,發現文物與石碑都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征,地理位置也及其符合埋葬關羽的地點,墳墓中也只有頭顱沒有尸身,基本可以斷定關羽之墓就在此地。
可誰當人們都得知洛陽關莊村出現關于之墓后都有些不解和震驚,驚呼原來拜了兩年多年的關林,并不是關羽的墓地!
實際上,光是發現的關羽之墓就曾在當陽,洛陽,山西三個地方出現過,要不是河南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恐怕至今人們也不是很清楚關羽的墓地究竟在何處?
關羽到底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墓地呢?這得從關羽之死說起。
關羽之死
眾所周知,劉備的得意干將就是關羽,因為從起初關羽就跟著劉備一同征戰沙場,其中情意不言而喻,關羽對劉備可謂是忠心不二
劉備對蜀漢統一的大事業投入了許多心血,關羽作為蜀漢陣營的猛將,自然是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統一大業拼搏。
起初,劉備自立漢中王,曹操坐不住了,他命人趕緊去會會孫權,曹操之意是想和孫權聯手對抗劉備,可是孫權卻對曹操的示好抱有敵意,誰人不知曹操的奸詐。
于是孫權不僅不搭理曹操,反而轉頭巴結關羽,甚至想要兩家聯姻做親家。關羽個暴脾氣怎會答應孫權的計謀而把女兒賤賣。關羽氣不打一處來,怒斥前來示好的使者“虎女怎可配犬子?”
孫權得知關羽竟然如此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氣不打一處來,對關羽轉而憤恨了起來。
孫權有個得利干將叫呂蒙,他接替了魯肅的職位,常年率軍在陸口駐扎,呂蒙認定劉備關羽等人是必除不可的,便建議孫權抓緊行動不可留后患。
正好孫權對關羽懷恨在心便同意了呂蒙的說法,呂蒙非常狡猾,他將自己的軍隊喬裝農民,騙過關羽守軍渡江,呂蒙本人則裝做舊疾復發,臥病在床,把消息傳到關羽那邊,用來來迷惑關羽。
關羽是個直腸子,沒有那些彎彎繞繞,這次便大意了,聽說呂蒙臥病在床,就放下了防備之心。
呂蒙率軍渡江時,曹操也不閑著加入了這場亂斗,曹操派大將徐晃率軍包圍了關羽,關羽自知兵力薄弱,不如徐晃大軍人多,已然大勢已去。
關羽率軍經過殊死搏斗,接連退敗,關羽不得已逃到荊州的郊外麥城。
但此時的關羽猶如孫悟空翻不出五指山,剛到麥城沒多久,就被呂蒙大軍埋伏。
關羽幾番搏斗,最終沒能抵過呂蒙大軍的火力,關羽在林間一路奔跑,不斷遭到埋伏攻擊,卻依然不放棄求生的欲望。
但最終隨著體力不足,負傷前行,關羽沒能逃過呂蒙的追捕,孫權趁機逼迫關羽投降,但關羽誓死不投降,孫權一氣之下把關羽斬首。
一代勇猛武將就這樣沒了性命。
尸身分離
把關羽殺了之后,孫權一時間是解氣了可是再三思索還是覺得自己魯莽了,他這么做等于是向劉備撕破臉,劉備豈能輕易繞過自己。
孫權這次算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看著快要腐爛的關羽尸首不知如何是好。
想起這次戰況反倒讓曹操撈得好處,心有不甘,于是心生一計,將項羽頭顱送給曹操,豈能讓曹操全身而退。
曹操受到項羽頭顱不但沒有大發雷霆,甚至命人好好保存頭顱,不日便命木匠用上等沉香木為關羽雕刻身軀,在洛陽以最高的侯將之禮厚葬項羽。
曹操這一招實在高明,孫權不得不服。
孫權栽贓計劃失敗后還是害怕劉備來尋仇,于是同樣在洛陽,找了一處風水寶地,厚葬了關羽的尸身。
關羽的尸首就這樣被分離了兩處,這要是關羽知道了可得氣死,不光關羽生氣,關羽的故鄉山西人也不服,憑什么關羽墓不能建在山西呢,于是山西便也多了一處關羽墓,以此來供人祭拜。
想當然的不管是哪里的關羽墓,都同樣有絡繹不絕的人前來祭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關羽這個忠心耿耿勇猛無謂的大將軍呢?
說起關羽的故事,那可真是津津有味,相信沒有人不被關羽重情重義,忠義勇猛的形象打動!
關羽英勇事跡
說起關羽,大家應該都知道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吧!“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流傳百年。劉備,項羽,張飛三人的兄弟情可謂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的一段佳話。
插上桃枝便可表示自己的誠心誠意,三人在一片桃園中結拜為一生一世的兄弟,歃血為盟,抬頭迎著一片桃花紛飛喝下烈酒,這算正式結義成功。“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至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關羽給我們的形象大多是忠義勇猛的武將,不僅如此關羽還有一顆憐憫之心。
關羽從小便嫉惡如仇,英勇無畏,一腔熱血抱負想要建功立業,懷著報國之志,開始步入江湖之中。
起初,關羽屢屢受挫,沒有人看到關羽心懷國家的偉大抱負,關羽在江湖中四處飄蕩尋找機會。
一天夜里,關羽還未入睡,他聽到一陣哭聲,便二話不說起身查看,原來是一位老人的女兒被惡霸侵占了,因此夜不能寐,才傷心落淚。
關羽聞言怒上心頭,領著刀就去惡霸家里,干脆利落的把惡霸除掉了。
因為惡霸的欺凌,當地女子大多都被侵占過,關羽這個壯舉,徹底幫他們出掉大患,百姓們都對關羽感恩戴德。還為關羽做了一個成語“憫冤除豪”。
關羽的勇猛人盡皆知,單刀赴會這個事跡就完美的把關羽的英雄氣概展現了出來。
關羽單刀赴會,出自劉備借荊州,劉備因先前向東吳借了荊州這一地區,但東吳想要收回時,劉備出爾反爾不愿歸還了,隨著劉備勢力日漸強大,孫權直接威脅劉備索要荊州,劉備是何人?
他自然是不答應歸還,于是戰爭一觸即發,魯肅知道關羽實力強大不敢輕舉妄動,便命人告知關羽,單刀赴會,此舉激怒關羽,關羽所幸真的自己去面見魯肅。關羽這樣的豪勇可謂是獨他一份。
關羽的英勇事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起初關羽墓卻鮮少有人去祭拜,如今關羽墓香火不斷還得歸功于宋朝皇帝的舉動。
關羽化神
北宋年間,內陸鹽池發達,因為鹽池而往來的貿易增多,特別重視鹽池的情況,皇帝常常派人去督查。
尤其是到了大中祥符年間,解州鹽池面臨枯竭,面對突然就不產鹽的鹽池,眾人百思不得其解,想著想著,不免就開始迷信了起來。就連皇帝也開始發愁了起來,這難道是有不祥之兆?
皇帝立即派人去解州堪稱緣由,也不知當時的勘察人員是否太過迷信,竟然對皇帝說,解州鹽池枯竭是因為“蚩尤作亂”
只要把蚩尤趕跑,解州鹽池便會產鹽,皇帝覺得甚有道理,便開始想方法命人打敗蚩尤,可是蚩尤又有誰人該去應戰啊?
皇帝左思右想想到龍虎山張天師道行頗深,便親自去請張天師,可是誰知張天師拒絕了皇帝。
張天師請奏皇帝“古代忠烈化成神仙,關羽勇猛英武,陛下召之必勝。”
于是皇帝便下令滿朝文武隨他一同舉行請求關羽儀式,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自從黃帝請過關羽后,解州鹽池便又開始陸續產鹽了!
這等壯舉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沒什么驚訝的,鹽池肯定是因為某種科學原因才不產鹽的,但是在當時,可謂是震驚四座!
皇帝命人在多地修建了關羽廟來讓人供奉,以此表達感恩之情。
直到北宋末年,國家面臨存亡危機,全國號召忠肝義膽的勇武之人,便又將關羽推上神壇,關羽至此成為了中國神話故事的重要人物。
其實,如今大多數人最為了解的關羽之墓還是“關林”
所謂“關林”由來,還要追溯到明朝萬歷年間,皇帝在朝廷推崇忠義之士,便以關羽為例,予以表率,皇帝又命人在曹操為了紀念關羽修建的廟宇周圍,種滿了竹子,漸漸地竹子變成了竹林,而后此地便被稱作“關林”。
原本世人都以為關林就是關羽的墓地,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就這樣過了兩千多年,要不是河南洛陽的那一場暴雨,至今人們還不知道真正的關羽之墓在什么地方。
所以到底為什么關羽墓會如此之多呢?其實也不難理解,古代這些大人物生前樹敵無數,盜墓者又不少,這給修建墓地的人可愁壞了,曹操就曾給自己的墓地設置了許多機關,光是曹操真正的墓地所在地,傳聞就有許多地方,那么這就不難理解關羽之墓分散各處了!
小結
關羽的形象在我國可謂是老少皆知,在許多書籍和影視作品中都出現過關羽的身影,比如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關羽一角被刻畫的栩栩如生。
作為武圣的關羽,在國人的心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羽的名字也正是忠義的代表詞。
雖然歷史上的關羽沒有影視作品中刻畫的那么出神入化,但關羽在我國確實立下過赫赫戰功,
千百年來,對關羽的敬仰和祭拜從未停止過,他的精神已經融入我們國人世世代代的血脈。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于到底哪里才是關羽之墓的爭論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關莊村現如今也有著關羽的廟宇供人敬仰祭拜。
名勝古跡如果單單只看表面就太膚淺了,我們更要看到這些古跡背后呈現出如烈酒般的歷史文化。
關林承載著人們對關羽精神的敬仰,無論關羽之墓到底在那里并不重要,所以不存在“錯拜”
如今關羽的形象被寫入教科書,他忠心耿耿,誠信正義,勇往直前的精神被我們學習和傳承,深深地根植于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基因里,在現如今的社會發揮他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