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集體自殺再現!挽救生命,我們能做什么?_新資訊

    三農快評

    4月22日下午,四川什邡天鵝林場深處發現3名死者。據警方24日的通報,這三人均為“90后”,分別為30歲、26歲、23歲,籍貫分別為四川巴中、福建泉州和河南許昌。4月20日下午,3人從外地到達什邡市天橋村,后在林場深處服毒自殺。從目前披露的消息看,和半個月前湖南張家界天門山的集體服毒跳崖自殺極為相似。


    (相關資料圖)

    23歲,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一切剛開始便戛然而止,確實讓人惋惜、讓人心痛。在天門山的那次事件中,最小的也是23歲。不到20天,7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逝去。

    沒有誰生來就是想奔著赴死去的,他們的決絕一定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坎兒。有關調查分析和研究發現,我國人群中最為常見的自殺原因包括5個方面:家庭矛盾、戀愛受挫、人際關系問題、失業和考試失利。這些方面基本上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

    抵抗住生活的壓力,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然而,也確實有一些人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內心不夠強大,會想以極端的方式來尋求解脫。在這個時候,我們是拉一把還是推一把,非常重要。在這方面,那些“勸死群”、“約死群”等直接起到了極其惡劣的作用。對于這些群和其組織者,社會上從個人到部門一直在舉報打擊。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這些群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存在,這給進一步的打擊帶來了難度。但是,再難這事也得干,而且還得加碼干,讓這些變態越來越難直至無藏身之地,我們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心理專家研究表明,每個人在選擇輕生之前,一般都會有異于平常的表現。比如把一些沒必要現在做好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比如一向開朗樂觀的人開始變得消沉。也就是說,我們足夠細心的話,是能夠發現一些預警信息的。但是,大多數人都生活匆忙,可能根本沒時間、沒精力注意別人的言行。那就從我們最在意的人做起,在他人生的關鍵階段,做好引導守護。一些有條件、有能力的單位和機構,鼓勵開設一些心理干預部門,采取措施及早發現和幫助那些有消極厭世情緒的人。

    對于正在迷茫中徘徊的朋友,主播想說的是,生命在,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丨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 常瑞民

    編輯丨楊虹

    視頻剪輯丨王玉琪

    攝像丨徐豫

    主編 | 蔣琳

    監審 | 鐘倩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遇侵權

    請聯系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