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目前,我國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正常下降,農業投資穩步回升,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1996年與1991年比較,我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下降了9 .2個百分點,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了4.3個百分點。
2、 從世界產業結構的變化規律看,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一產比重逐步下降是正常的,而且,同世界一些人均GDP水平大體與我國相同的國家比較, 目前我國的一產比重是屬于偏高的。
3、另外,在一產比重下降的同時,我國農產品的供給仍然滿足了人民生活和工業發展的需要,說明農業的效率在提高。
4、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對農業的投資在1994年達到谷底后逐漸回升,1997年1~8月第一產業基建投資占全國基建投資總額的比重已達到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和農業的穩定發展將對我國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產生積極作用,并為我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創造一定的條件。
5、 2.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1991年,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1%,1996年提高到 49%,5年提高了6.9個百分點,而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則分別下降了4.3和2. 6個百分點,與八十年代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一、 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高的情況比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第二產業比重的上升并不是以犧牲一、三產業的發展為代價的,而是在一、三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和二產內部結構逐步改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充分表明進入九十年代后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6、 3.我國尚處于工業化中期,第三產業尚不處于主導地位 1996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低于發達國家三產所占比例的50%左右,這說明我國經濟的發展階段還處于工業化中期,第三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有較強的第二產業作為支撐。
7、我國第三產業在總量不足的同時,其內部結構也不盡合理,金融、保險、通訊、房地產業等新興第三產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其快速發展還需要經濟總體環境的改善和有序的競爭機制的形成。
8、 與我國三次產業結構和農業內部結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問題相比,在工業化進程加快過程中現階段我國工業內部的結構矛盾更為突出,下面將主要對當前我國工業結構的變動情況及其原因進行初步的分析。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