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化席卷各個行業之時,對于技術、信息密集地的核電站來說,也尤為需要一場徹頭徹尾的數字化轉型來實現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順應信息化和智慧化的發展趨勢,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三門核電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進程,在核電站的數智化建設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行動路線,全面推進智慧電廠建設,在核電站數智化建設的多個領域走在了行業前列。
“真正將數智化價值展現在核電站最前線”
從三門核電員工名單上略過,“周美翊”“周小翊”這兩個名字可能不足為奇,但是兩個名字后面標注的編號“IPA1001”和“IPA1002”卻體現出了“二人”不一樣的身份。
2022年11月,三門核電上線了首個AI數字員工“周美翊”,其具體工作是在自然語言處理、OCR識別、機器學習等多重技術加持下,完成財務領域包括備用金催繳、進項稅核驗、預算報表處理等12項業務。
“經評測,‘周美翊’在部分場景工作的時效性相較人工處理提升了840倍,準確率達100%,可充分釋放一線員工工作精力,讓其可以專注于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三門核電信息文檔處信息科科長黃文超對記者說。
在嘗到了數字員工帶來的甜頭后,三門核電馬不停蹄,接續研發出了第二位AI數字員工“周小翊”。“周小翊”可對文件類型、標題、編碼、編制單位、批準日期等元數據進行處理,并可模擬人工錄入到文檔管理系統,進而可以開展商務歸檔文件和工程竣工文件的檢查等工作。
“更多領域的數字員工上崗培訓正在進行。”黃文超透露。而數字員工的相繼上線也成為三門核電大力推進數智化轉型的縮影。
據了解,近年來,三門核電大力推進智慧電廠的改造升級,圍繞企業經營管理、工程建設、生產運行、黨建文化、安全質量、技術創新等各領域建成了一批信息化系統,并以公司各信息平臺為對象,推進統一接口平臺建設,打破各信息系統已有數據壁壘,搭建數據中臺,開展數據綜合治理。
此外,三門核電還實現了以飛令系統為代表的移動化系統的全面應用,實現了核電廠核心現場工作從計劃到審批、執行、協同、歸檔的全流程電子化。
“我們將以往長達一年的全流程處理周期變成‘一鍵完成’,消除多個人工環節,全面替代紙質媒介,實實在在提速降本,將工作執行中的安全性、規劃性、標準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真正將數智化價值展現在核電廠的最前線。”黃文超說。
“驅動業務變革、管理創新、效益增長的必由之路”
“三門核電積極推行數智化建設,既是響應黨中央號召,順應信息化和智慧化發展趨勢的主動作為,也是以數智化轉型驅動業務變革、管理創新、效益增長的必由之路。”三門核電信息文檔處主任工程師田禾介紹。
誠如田禾所言,推動數智化建設本身不是目的,其最終是要服務于企業的核心工作才能體現其價值。
“我們通過將管理制度、流程等‘上線上云’,徹底解放了員工的雙腳,基本實現了全部領域日常業務管理的全數字化覆蓋,讓‘員工少跑腿、讓系統多跑路’成為現實,讓數字化切實為管理提速增效。加之移動化應用的加速推進,掌上辦公、手邊的數字化將會讓工作的開展插上更快的翅膀。”田禾向記者介紹道。
由于核電站是一個高度復雜的工業復合體,許多工作涉及多個專業及部門,相關事宜多頭管理等現象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三門核電以數智化建設為引領,統籌相關流程的全局規劃,通過流程合并及上下游銜接,逐步實現了多領域跨部門各類審批的全流程貫通,既打通了管理壁壘,又消除了以往管理中的流程“堵點”和非必要環節,提升效率又節省人工。
同時,三門核電十多年來的建設和運維經驗,積累了大量的信息數據。通過數智化建設的手段,引入數據中臺,系統性開展數據的綜合治理,分別面向用戶和公司高層開展各類可視化數據利用,為公司管理和決策支持打開了新的局面。
“以大修全景視窗為例,在大修爭分奪秒的大氛圍下,實時全面的數據展示,為大修指揮人員提供了精準的決策支撐,經營分析指標看板,為公司領導層提供了實時可信的各項指標,員工工作量化模型又為各級管理人員在科學評估員工工作方面提供了新的渠道。”田禾介紹稱。
得益于在數智化領域的深耕,三門核電近年來在工作效率、設備可靠性、公司業績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或改觀。
在三門核電信息文檔處處長瞿向陽看來,自企業開展數智化轉型以來,不僅僅是上述幾方面的提升,更是一種觀點上的轉變。
“通過這幾年的數智化建設,三門核電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起了‘數智化’思維,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前,通過數智化來實現管理和業績的提升在公司內部達成了共識。很多時候,數智化也成了管理提升的首選,信息人員有想法,業務人員有需求,在追求卓越的共同驅動下,形成了協同共進的良性循環,為公司整體的數智化建設營造了積極的推動氛圍,這也為很多系統建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瞿向陽表示。
“繪制‘3+6+3’數智化建設藍圖”
“未來,數智化將不再局限于作為核電廠業務管理工具這一‘配角’身份,在不斷追求更高安全、更高標準、更高效率的要求下,數智化將在更多領域扮演起以往由專業人員執行操作的‘主角’角色,比如智能巡檢機器人,SPV核心設備的故障自動診斷等等。”在推進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瞿向陽意識到,數智化將是未來核電站建設的趨勢。
不過,在一座龐大的核電站內實現數智化轉型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如三門核電就是自建立時起便開始重視數智化在助力管理提升和員工績效等方面的應用,并充分鼓勵各領域積極開展數智化工具的開發和建設工作。
進入“十四五”,隨著三門核電發展進入新階段和“四最一優”(最少的組織機構人數、最少的生產外委項目、最少的庫存、最低的運行成本、最優的大修公司)管理期望的提出,數智化也被賦予了更高使命。
“為此,我們結合自身信息化發展水平現狀和核電站特點,發布了《三門核電‘十四五’信息化規劃》,頂層繪制了公司‘3+6+3’的企業數智化建設藍圖,暨核心聚焦‘人員績效提升、設備可靠性提升、公司業績提升’三個目標,重點圍繞‘智慧工程、智慧運行、智慧維修、智慧安全、智慧經營、智慧廠區’六大智慧主題,以‘傳統業務流程數字化、數據綜合治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三個層次的技術應用引領公司數智化建設進入新的快車道。”瞿向陽表示。
而核電站數智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向高效、安全不斷邁進,向無人化、少人化、最優化發展,以移動化高速推進業務管理,以數字孿生、智能巡檢等代表的智能化推進設備管理的可靠性。
基于這一目標,三門核電下一階段將開展“十四五”信息化規劃中期調整,繼續擴大應用領域,深入新技術應用,利用系統思維,以管理要素為基本單元統籌推進,力爭建成核電數智化標桿工廠,立足“燈塔工廠”建設標準,積極將三門核電打造成國際核電領域的首個“燈塔工廠”。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