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17日,位于平涼路上的楊浦區老年大學春季班恢復線下授課。本次老年大學春季班共開設17個班級,網羅國畫、書法、鋼琴、聲樂等不同課程,銀發學生們重返課堂,與專業老師面對面,零距離感受學習的魅力。
腰肢柔軟、動作靈動、情緒飽滿、笑臉盈盈……下午兩點,楊浦區老年大學的舞蹈教室里,十余名學員已經穿上了統一隊服,在老師的指導下緊鑼密鼓地開展排練。再過三周,她們將登上區級舞臺,獻上精彩的舞蹈表演。
久別重逢,再次回歸線下課程,見到熟悉的老友,學員們無比興奮。課間休息時,大家聚在一起,聊起了近來的學習生活。58歲的學員盧君已在老年大學學習舞蹈四年余,和其他學員們感情很深。“我們團隊凝聚力很強,彼此之間很是想念。現在又能一起跳舞了,很開心!”盧君說道。
舞蹈班指導老師馬長林則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已在線上開辦了朗誦、聲樂、舞蹈等方面講座,通過直播、錄像留存等形式進行授課。不過,舞蹈教學對個人形體、團隊配合要求都很高,少了面對面的交流,學員們難以對技巧做到百分百吸收。“現在,我們恢復了線下上課,有了這么好的場地,以后開展活動就方便多了!老師可以當面示范,學員自然更易懂了。”
同一時間,一樓的滬劇班里同樣熱鬧。老師站在臺前領唱,學員們在臺下跟唱,發音、咬字、唱腔等,大家一一校準。
今年68歲的沈園園,是老年大學里的老熟人了。年輕時忙于工作,有太多興趣愛好無法實踐,如今退休在家,她終于能一圓藝術夢想。入學兩年多,沈阿姨已經嘗遍了舞蹈班、書法班、滬劇班等不同課程,只為找到自己的熱愛。“以前沒時間,現在能心定下來,好好學點東西,相當開心。”沈阿姨說,“最近決定好好學習滬劇,學了一段時間后,許多滬劇段子我都能自己唱出來了。”
據了解,楊浦區老年大學由區老齡辦于2004年創立,在區民政局的支持下,老年大學不斷豐富課程設置,搭建各類學習展示平臺,從初期只有8個班級、200多個學員,發展到如今已有近2000多名學員,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拓寬老年教育空間和老年大學資源,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空中教學,遠程教學,形成開放式教學模式,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交流合作,加強學員學習互動,推動老有所用。
湯順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