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廣西新聞4月18日電(張廣權)廣西北海市完善成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打造北海市成年殘疾人康復“夢想家園”取得顯著成效。
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傳文化部、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聯合組織的“中央媒體走基層”采訪活動日前走進北海市,了解該市殘疾人事業發展變化。
近年來,針對北海市存在的成年肢體殘疾人康復服務項目少、自費多、成效低及專業機構少等問題,北海市殘聯與衛健、民政、教育等部門形成合力,全力推動成年肢體殘疾人康復服務的創建和整合。制定出臺北海市殘聯實施貧困成年殘疾人康復的工作方案,為開展康復救助工作明確了工作原則、救助條件和標準、申請審批流程等具體事項。
北海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孔凡介紹,康復救助采取“實名制”,康復費用由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報銷后,個人自費部分給予補充救助。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服務目錄,從中選擇性開展一項或多項服務,推出“一人一案”的個性康復服務,極大提高了殘疾人康復服務的精準度,為有需求的殘疾人得到高質量康復服務提供了保障。
項目實施以來到2022年,北海市共投入康復救助資金80萬元,共為261名肢體殘疾人或含肢體的多重成年殘疾人提供了康復救助,90%以上的受助者自理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部分殘疾人由原來的不能正常獨立行走到能獨立行走;原來的生活不能自理到能基本自理;原來的能基本自理到恢復自理能力,殘疾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改變。
孔凡表示,北海市殘聯在廣西率先開展成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救助補貼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對成年肢體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創新了殘疾人康復資金的使用方式,填補了北海市成年殘疾人住院康復救助政策空白。(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