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肉店老板的真實身份,竟然是個“大毒梟”!-熱消息

    販賣毒品15000多次,收取毒資630多萬元……這名被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的“大毒梟”,在被抓獲時正在自己的豬肉店里遙控指揮,做著“瞞天過海”的毒品交易……近日,CCTV-12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詳細報道了這起案件的偵破過程。

    自2018年起,溫州市公安局甌海區分局禁毒大隊多次輾轉重慶、貴州、湖北、福建等地,打掉一特大販毒團伙,切斷了一條從重慶到溫州的大型毒品運輸線,全案抓獲50多名嫌疑人,查清毒資1100萬元,認定毒品數量13200克。


    (資料圖)

    草叢中藏“地雷”

    一條跨省販毒鏈條浮出水面

    2018年6月,甌海警方根據工作線索,在溫州某賓館抓獲陳某某,現場繳獲海洛因毒品共350.73克,而后在溫州龍灣某路邊草叢中查獲海洛因毒品163.134克。

    隨著案件的深入,犯罪嫌疑人房某某、陳某某、王某某等人相繼被抓捕歸案。警方通過審訊及對相關證據的分析研判,發現這是一起由房某某提供毒品,陳某某等人負責聯系買家取貨,再將毒品分成不同的重量以“埋地雷”的形式再將毒品販賣給吸毒人員的有組織、全鏈條團伙販毒案件。

    但是,警方通過對多名購毒人員的調查,發現他們的購毒資金并沒有轉入房某某的賬戶,而是流轉到一個重慶的賬戶。通過深入調查,警方發現這批毒品的源頭竟來自1500公里外的重慶萬州。為了找到幕后“遙控”的黑手,甌海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順藤摸瓜,發現背后竟然藏著一條精密的跨省運輸、販賣毒品鏈條。

    為了掩人耳目

    “大毒梟”經營起了豬肉店

    通過前期掌握的信息及犯罪嫌疑人的審訊,2019年初,警方在重慶萬州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星某某,團伙成員其他分工也逐漸明朗。

    據嫌疑人星某某交代,該團伙共有6名核心人物,每人分工明確。其中,五名“股東”分別負責毒資管理、接聽購毒者來電、運輸毒品、安排人員投放毒品及接收毒品等任務。為了掩人耳目,他們會通過水果等貨物運輸方式將毒品送往目的地,為了掩飾身份,還會雇用他人進行運輸和拋售。

    除五名股東外,幕后“大毒梟”的名字也終于浮出水面——幸某某作為整個團伙組織者、供應鏈的源頭,負責獲取毒品、統籌安排各事項,并從中拿取30%-40%的利潤。2017年到2019年,以幸某某為首的販毒、運輸毒品團伙通過毒品獲得的收入達660萬多元,販賣海洛因毒品超10000克。在這期間,為了掩人耳目,他讓妻子辦了養豬場,安排父母種植果樹,自己也專門開了個豬肉店。

    2019年8月12日,甌海警方在重慶萬州抓獲犯罪嫌疑人幸某某,該販毒、運輸毒品團伙全面摧毀。

    “瞞天過海”想逃嚴懲?

    “零口供”照樣獲刑

    早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幸某某就因吸、販毒被當地公安機關處理,并被法院判處刑罰。此次歸案后,他妄圖以“拒不交代”來“瞞天過海”自己販毒、運毒的犯罪情況。

    顯然,這樣的“瞞天過海”并不能逃過法紀嚴懲。在幸某某落網后,幸某某妻子陳某某引起了專案組的注意。幸某某自己的銀行卡流水較少,妻子的銀行卡卻頻繁有大額現金流轉,存在收入異常情況。

    經過對該異常情況的追蹤溯源,警方查到了該團伙用于收取毒資的銀行卡五張,并核實了五張銀行卡內共15000多筆的資金來源。原來,幸某某為了獲取毒資,不惜拉家人“下水”,將家里人的銀行卡號及微信、支付寶賬號作為收款方,供同伙轉毒資。

    經過不懈努力,警方充分運用偵查證據,將現有的證據從頭理順、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完整、有效的證據鏈。在證據面前,幸某某對其犯罪行為供認不諱,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