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當扣款日遇到市場大漲 定投扣or不扣?)
遇到扣款日市場大漲,定投扣款是否需要暫停一下?
舉個例子,嘉實信息產業(017489)是一只重點布局A股+港股信息產業“尖子生”的基金,今年在信創引領的成長風格行情中表現突出,一度出現單日凈值漲幅很犀利的情況。如果定投這只基金的人在扣款日“撞上了”大漲日,是否需要在當天的扣款交易尚未確認前撤單?
能為這個問題糾結的小伙伴一定是有些定投“功底”的投資者。就像我們在了解新事物會經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過程一樣,很多小伙伴對定投的認知也是從淺層到深入、不斷進階的。
我們對定投的“初印象”是定時定額、分攤成本。從基金定投的基礎定義來看,定投就是認定某只基金之后用定時定額的方法進行投資。這個基礎定義決定了定投的基礎操作,即不需要考慮扣款時點、額度的調整,定投日的大漲或者都大跌都無需考慮,徑直按照基金投資APP上的設置按部就班扣款就行。這種分批買入的特點構成了定投分散一次性買入風險、攤平整體持倉成本的特征。
但在定投策略被廣泛運用的過程中,很多投資者通過實踐、學習對定投產生了“再印象”,即在分攤成本的邏輯下可以利用市場的大漲大跌、手動調整扣款節奏從而優化攤平成本的效果。
舉個例子,在定投分批扣款過程中,遇到大跌的行情,堅持扣款或者加大扣款金額,能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持有基金總份額的平均成本被向下攤低。反之,遇到大漲的行情,與其讓同等扣款額獲得的基金份額減少、持有總份額的成本被向上抬升,不如考慮暫停扣款。
基金定投份額=每期定投資金/每期當時的基金單位凈值
(注:一般情況下,基金定投份額和每期扣款時基金單位凈值成反比,假設某投資者在進行基金定投的時候,買入該基金500元,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將買入基金的500元除以掉當天基金的單位凈值,就是投資者申購到的基金份額。)
從單純的數學分析角度來說,這個邏輯站得住腳,這也是為什么有的小伙伴會在大漲的扣款日猶豫的原因。但如果把更多因素納入考慮,或許你的心理又會有所變化,比如在3200點暫停定投,缺席3300點、3400點的行情怎么辦?踏空是否會遺憾?追高是否更恐慌?
當大家意識并思考這些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時,說明對投資的認知又又又拓展和深化了。雖然定投憑借操作簡單獲得很多投資者的認可,但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投資策略,任何一種投資策略都需要結合特定的經濟周期、市場環境以及投資者的具體情況來調整和運用。
從長期戰略的角度來說,經濟長久發展、股市大概率隨之上漲,如果投資者的投資周期足夠長,比如說投資目標是為了長遠的子女教育、安養晚年,在市場沒有出現極致過熱、泡沫化前,一兩個甚至幾個大漲的交易日都沒有糾結停扣的必要。
但結合個人的投資周期來定短期戰術,如果投資周期比較短,三、五年甚至更短,建議在調整扣款節奏前判斷一下當時市場的方位,根據具體的方位調整投資節奏。
判斷市場方位我們可以參照一些指標,如企業真實的盈利情況、股票的估值高低、市場的成交額和交易擁擠度、股債性價比等,這些公開可查、基金經理們密切關注的指標也能幫我們判斷當前市場是處于相對高位還是低位,如果是高位,需要且戰且退,保存勝利果實,如果是低位,可以更積極樂觀一點。
同理,明確方位之后調整定投策略,如果是在高位遭遇大漲,可以暫停扣款,甚至考慮適時止盈。如果是在低位遭遇大漲,或許只是右側行情的初始階段,沉住氣繼續堅持。
最后,就前文所提到的具體產品嘉實信息產業定投來說,長期投資的信心絕不僅限于短期的業績,更多來自所投資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基金管理人精選個股的專業投資能力。
嘉實信息產業的基金合同顯示,主要投資信息產業主題股票。基金經理李濤是清華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博士出身,15年投研經驗,8年投資經驗,全市場最早一批賣方TMT研究員,投資風格偏成長,擅于精選個股。
李濤近期在一場分享直播中表示,從歷史經驗看來,內生的技術創新+落到實處的政策拉動需求,再疊加經濟+流動性寬松,很容易孕育出市場機會。綜合國家自上而下驅動整個國產技術架構補短板(技術創新)+需求落地(需求提速),2023年或是信創行業的新一輪起點,信創國產化尤其可能是2023年計算機領域中更具有進攻性的大線索。
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投資機遇,或許只是剛剛啟程。這類高波動、高彈性的行業主題基金和定投更搭,如果短期遭遇調整,不要慌,把握回調時機,堅持扣款或者根據手頭的資金情況加大扣款,獲取更多基金份額。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嘉實基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