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位于綠春縣牛孔鎮的彝族跳鼓舞,是當地最具民族特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民間舞蹈;從古至今,當地的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傳承著這一古老優秀的民族文化。
記者來到??祖偱?状?,一群身著彝族服飾的當地婦女,熱情激昂地展示了跳鼓舞。舞蹈開始前,婦女們先節奏整齊地唱起歌謠,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家人身體健康、平安幸福。緊接著每組三人圍著大鼓,持著鼓棒邊擊鼓邊舞蹈,時而平擊,時而交叉敲打。顛跳、拖步、跨步換位、繞臂,動作幅度不大,但難度卻不小。一人在鼓后用小木棍擊“碎鼓”,指揮著鼓前的二人邊跳邊敲。緊湊激昂的鼓點、氣勢磅礴的鼓聲與飛揚的流蘇、歡快的舞步融為一體,構成一幅熱情奔放的美妙畫卷,鼓聲沖破墻壁、沖出屋頂,響徹大地。
彝族跳鼓舞源于彝族民間,是彝族先民為祭祀神靈、祈求豐收而跳的舞蹈,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如今成了綠春廣大彝族人民婚喪嫁娶、喜慶節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跳鼓舞由三人合跳,動作對稱、協調一致,包含過春節、祭龍、春耕、撒秧、栽秧、薅秧、打谷子、紡織、過臘月等36套,目前能完整跳下來的僅有16套,經常表演的有12套。這些舞步所表達的意義大多與農業生產有關,蘊含著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和情感。
跳舞的老人施學能說:“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家里老人一起跳鼓舞,從黑發跳到了白發。鼓舞是彝族文化的一部分,我會一直跳下去,也會傳承給后代?!?/p>
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獨特印記,更是一方水土的根與魂。綠春,像晨間的雨露從未被灰塵侵蝕過。正是山里這些勇敢、勤勞的民族創造出了深厚的民間文化,才讓這片土地充滿生生不息的希望。彝族跳鼓舞傳承至今得益于一代代熱愛它的彝族人民,它將像一顆寶石,永遠鑲嵌在綠春大地上。
云報全媒體記者官媛敏吳沛釗殷潔馬喆黃翹楚
綠春縣委宣傳部吳奕槿
綠春縣融媒體中心李建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