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初春,河北邢臺任澤區永福莊鄉的田里,小麥剛剛分蘗,一片新綠。
“這片是優質強筋麥種,磨出來的面粉面筋多,蒸出的饅頭可有嚼勁兒。”麥田主人趙孟輝一邊和記者說話,一邊忙著往一架植保無人機里裝填藥劑,“好品種更要精心種,這處是綠色示范田,使用了不少新技術。”
嗡嗡嗡……無人機在麥田上空飛起,灑下一團團白色的薄霧,很快飄散開來,消失不見了。
“現在小麥整體長勢偏弱,農技指導員剛來過,建議噴施氨基酸葉面肥。藥劑配比也給開了專門‘方子’,加入橙皮精油助劑和苦參堿生物制劑,不但能增產、抗病,還減低了化肥的配比濃度。”老趙講得頭頭是道。
“瞧,那是示范田的標配——太陽能殺蟲燈,可以誘捕趨光性害蟲和遷飛性害蟲,減少噴灑滅蟲的農藥。”趙孟輝意猶未盡,指著麥田遠處豎立的一根根黑色鐵柱繼續說。
“有了科技幫忙,就能種出好莊稼。以前種地是為了能吃飽,現在呢,不但吃飽,還要吃好!”老趙的話里很有學問哩。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