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條碼應用于2月10日在四川省正式上線。此舉結合四川省跨境電商業態發展實際,旨在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推動外貿保穩提質。
據了解,此次上線的商品條碼是商品全球流通的身份證之一——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TIN), 不同商品將被賦予一個單獨的編碼,可以看做是商品流通的身份證號碼,讓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有據可查、有源可循 ,實現“消費者放心買、企業省心賣”。
“該應用上線,能夠進一步提升海關監管效能,幫助海關與企業共同營造‘守信一路綠燈,失信處處受限’的營商環境,促進我省跨境電商業態健康有序發展。”成都海關關稅處副處長劉杰說。
(相關資料圖)
企業向海關申報時,可通過“單一窗口”填制該條碼。成都澳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瀘州臨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在系統上線當天便搶先“嘗鮮”,利用商品條碼完成申報。
“我們運用‘商品條碼’進行產品管理與物流配送,不僅提升了商品申報的規范性,更能提升消費者對跨境電商的信任度。”成都澳云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軍說。
》》》延伸閱讀
什么是“GTIN碼”?
GTIN是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lobal Trade Item Number)的縮寫,由8、12、13或14位數字組成,流行的以13位為主,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GSI)標準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編碼標識。商品條碼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其對應代碼組成,其中商品代碼是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全球唯一身份標識,是商品在市場流通的“身份證”。
如何申報“商品條碼”?
從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的企業按照《關于修訂跨境電子商務統一版信息化系統企業接入報文規范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8年第113號)中附件1《海關跨境統一版系統企業對接報文規范(試行)》的要求,準確填報進口清單表體“條碼”信息。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楊富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盧婭芮 供圖 成都海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