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上海已建70余個稅務社會共治點,辦稅服務更便捷、更智能-今日觀點

    “以往去稅務局要花半小時,現在有了它,隨時下個樓就能辦稅,十分方便。”羅青是上海一家醫療健康公司的財務,也是北外灘來福士稅費服務社會共治點的首位“嘗鮮”者。


    (相關資料圖)

    2021年11月16日,北外灘來福士社會共治點正式投入使用。這里不到5平方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深度融合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設有多功能人臉識別設備,1秒自動識別身份,輕松解鎖企業和自然人各類稅費事項。目前已實現企業304項高頻涉稅業務和22個套餐業務云端“秒辦”,自然人6類常用業務集成“快辦”。

    為了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上海市稅務局在全市27個主辦稅服務廳的基礎上,與其他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等共同設置稅費服務社會共治點,深入園區、樓宇、社區服務中心等區域,打造“15分鐘”辦稅服務圈,建立線上線下集約化、智能化服務模式。

    目前,上海已建立70余個稅務社會共治點,其中達到一定規模的共治點40余個,有效減少納稅準備時間、往返辦稅時間和排隊等候時間。

    稅務共治點的構建,不僅打通了稅務部門與行政服務中心及相關政府機構的合作通道,還積極引入前沿科技,讓辦稅體驗更加迅捷和智能。

    2021年,上海首家智慧稅務社會共治點落戶市北高新園區,作為上海產業園區首個稅收共治服務點,為園區及周邊3500余戶企業納稅人提供便捷的政務綜合服務。

    “作為園區內的企業,到(稅費服務)社會共治點步行不到10分鐘,從線上申請到領用,當場可以自助辦理完成,非常方便。”上海一科技公司財務曹燕飛表示,社會共治點為發票領取提供了便利。

    市北高新共治點不僅配備了發票領用自助辦稅終端,納稅人“足不出園”即可自助領取發票;還首創“遠程傳輸辦稅”服務,納稅人可自助使用高拍儀等設備在線制作辦稅資料,通過自助辦稅終端傳輸給稅務端工作人員遠程受理。

    長寧區于2020年起構建“蒲公英”樓宇稅收服務體系,兩年來依托樓宇黨建陣地,完成了10余個“蒲公英”樓宇稅收服務站的布站建設,形成了“黨建+稅務”的樓門口服務品牌。全區超過2萬戶樓宇及周邊企業、28萬自然人享受著“家門口”的便利稅費服務。

    “零距離、非接觸”服務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紓解困難上也發揮了作用。2022年,“蒲公英”樓宇稅收服務站“點對點”服務企業辦理應急發票領用共計2814戶次,發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共計29.4萬份。“關鍵時候,我們從服務站成功取到550張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對企業而言意味著5個億資金的回流。”昂高化工(中國)有限公司財務王義剛說。

    上海市稅務局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辦好惠民實事,落實改革任務,持續豐富智慧化生態服務體系的內涵,在不斷升級智慧辦稅綜合體的基礎上,繼續探索線上線下聯通服務和綜合治稅協同機制,構建稅費服務的新模式,營造上海一流稅收營商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