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遇到一位60多歲的阿姨,她因為高血壓服用降壓藥。最開始她服用氨氯地平,但是效果不滿意,所以加用了依那普利。結果血壓降下來了,但是出現了干咳的不良反應,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纈沙坦替換了依那普利。
(資料圖片)
持續用藥大半年后,血壓控制得不錯,但總有腰酸背痛的感覺。她認為自己可能是平時做家務累到了,但是經過休息和使用止痛藥膏后,癥狀仍然沒有改善。最近她有事出門,忘了帶纈沙坦,結果停藥3天后,腰酸背痛的感覺減輕了不少。
一、沙坦與普利的作用相似
沙坦類藥物(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線降壓藥,其與普利類藥物(血管緊張素2轉化酶抑制劑)都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發揮降壓作用,兩者的降壓機制相似。
普利類藥物容易引起干咳的不良反應,如果無法耐受,可以用沙坦類藥物進行替代。需要注意的是,兩者雖然可以互相替代,但是不能聯合用藥。
二、會引起肌肉疼痛的沙坦類藥物
沙坦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較輕,在實際使用中,常見體位性低血壓以及體位性眩暈。
沙坦類藥物也有造成骨骼肌疼痛的不良反應,比如說背痛、腿痛、關節痛、乏力、肌肉痙攣(俗稱的“抽筋”)等。但疼痛程度通常不重,而且容易與勞累過度、運動損傷等情況混淆,容易被人們忽視。
服用沙坦類藥物后發生肌肉疼痛、乏力,如果可以耐受,可以繼續用藥。如果癥狀較嚴重,無法耐受,可以考慮用其他的沙坦類藥物進行替換。
三、常見引起肌肉疼痛的其他情況
老年人出現肌肉疼痛,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1、服用他汀類藥物:很多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在服用沙坦類藥物的同時,也服用他汀類藥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他汀類藥物有肌毒性,比沙坦類藥物更容易引起肌肉疼痛和乏力,而且可能會造成罕見但致命的橫紋肌溶解癥。
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如果出現肌肉疼痛和乏力,建議及時就醫,檢查肌酸激酶(CK)水平,只要沒超過正常上限5倍,或是進行性的升高,可以繼續用藥,疼痛嚴重者可以考慮換成其他的他汀類藥物。
2、骨質疏松:老年人對鈣的吸收變差,骨鈣流失增多,出現骨質疏松也會引起腰酸背痛。老年人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可緩解癥狀。而且有研究稱,補充維生素D還可以減少因為藥物引起的肌肉疼痛。
3、退行性骨關節炎:長時間負重的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處的軟骨易被磨損,老年人的關節軟骨修復功能變差,容易出現疼痛。這種疼痛主要局限在關節,與肌肉痛不同,老年朋友要注意區分。關節退化需要休養,減輕負重,以及使用止痛藥物對癥治療才可緩解。
總結一下,沙坦類降壓藥物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疼痛,但容易被人忽視。輕度疼痛不影響用藥,如果疼痛較為厲害,可以考慮用其他的沙坦類藥物替換。老年人在用藥期間,如果出現肌肉疼痛、乏力的情況,建議檢查肌酸激酶水平,如有異常升高應及時停藥。
藥物的使用與調整,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用藥有疑惑,請咨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