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國巨樹科考隊發布了一個引起轟動的特別的“巨樹數據”:目前我國的第一高樹——“云南黃果冷杉”,準確高度為83.4米,相當于28層樓高;經攀樹采集調查,在樹上還發現了50余種高等植物,包括攀緣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等。
這創造了兩個紀錄:中國巨樹新的攀測最高紀錄和采集植物最多紀錄!
這棵“中國第一高樹”,生長于我國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察隅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與橫斷山脈過渡地帶的藏東南高山峽谷區,平均海拔高達2800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在察隅縣域內,有雅魯藏布江支流察隅河、怒江為主體的河系,形成了縱橫切割的地貌。
這里氣候獨特而復雜多樣,年降水量大,氣候溫和,日照適中。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被察隅縣東北部的伯舒拉嶺和西部的崗日嘎布阻擋,形成了非常充沛的降水。以水、陽光、土壤為主所構成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樹木的成長;正是這樣美妙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無與倫比的原始森林巨樹群落。
凡是高度超過70米的樹,植物學家就稱之為“巨樹”。今年5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團隊,對察隅的巨樹群落進行了植被調查,連續發現多棵高達75米以上的巨樹。
察隅,藏語意為“人居住的地方”。是啊,這里不僅僅是“人居住的地方”,也是“樹居住的地方”!
此前,我國陸續創造的巨樹紀錄,分別為云南高黎貢山的72米禿杉、西藏自治區墨脫縣的76.8米不丹松、寶島臺灣南投縣的81米禿杉。如今,一棵樹又創造了新的“海拔高度”,這是多么的讓人欣喜!
同樣價值非凡的是,巨樹上的50多種高等植物,組成了一個巨樹的“空中花園”:氈毛石韋、烏飯葉菝葜、暖地大葉蘚、松柏鈍果寄生……這樣組合而成的“植物大家庭”,呈現了最可寶貴的生物多樣性。
一棵樹活成了文化,成為了無價之寶。“樹木是大地寫上天空的詩句。”這是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名言。許許多多古老的巨樹,不僅文化價值非凡,經濟價值也非常。于是,有些鉆進錢眼里的人,就對古樹、大樹、巨樹打起了主意:
2021年6月,湖南瀏陽市金剛鎮,有兩株掛牌的百年古樟樹,竟然異常枯死。當地森林公安摸排發現,這背后指向了一條犯罪鏈:有人打起了毒死活樹再倒賣牟利的主意。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偵查,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今年8月5日,長沙市警方通報了這起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的偵破情況。
這之前的2020年6月,浙江溫州泰順一株兩百年的古樹,被人砍了一圈樹干,還被灌下除草劑,因此不幸死亡。這棵“風水寶樹”,是國家三級古樹,屬于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泰順警方追蹤一個月,案件告破,抓獲了5名嫌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綠水青山是由一草一木構成的。我們要共同努力,呵護好祖國美麗河山的一草一木。
83.4米——再一次為美麗中國的一棵樹歡呼!(評論員 徐迅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