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根據光伏行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進一步規范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管理,保障光伏電站和電力系統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運行,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這只是我國加快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項政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共出臺50余條相關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涉及指導規劃、創新發展、監管消納、金融補貼等各個方面。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是光伏產業的后來者。產業政策在我國光伏產業趕超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光伏產業幾經波折,經歷了起步期、發展期、調整期、回暖期等不同階段,現在正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已位居全球前列。
據了解,我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光伏研發力量,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居全球首位。技術進步使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與火電成本大致相當,光伏發電擁有了平價入網的競爭實力。
目前,光伏平價開始走向光儲平價,傳統儲能逐漸走向智能儲能,光伏作為綠電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隨著低碳消費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我國光伏產業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歷史機遇,光伏產業正加快數字化升級改造,光伏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行業不斷融合,產業智能化的進程不斷加速。
今年以來,受全球減碳以及烏克蘭危機影響,全球市場對光伏產品的需求旺盛,光伏產業一片火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45%以上。上半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0.88吉瓦(GW),同比增長137.4%。與此同時,海外光伏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光伏產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出口額再創新高。目前,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全球占比超過四分之三,累計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
當前,光伏制造各環節開始新一輪擴產。此外,資本紛紛跨界進軍光伏產業,其中包括房地產、乳業、制造業等多個行業。資本紛紛涌入,會加劇光伏產業的競爭,刺激技術進步,但中短期可能帶來產能過剩的風險。
近期,光伏供應鏈價格持續上漲,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以來,硅料價格已經創下10年來的高位。對此,8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出臺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針對光伏行業出現階段性供需錯配、部分供應鏈價格劇烈震蕩等情況,要求各地方部門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科學規劃和管理本地區光伏產業發展,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全國光伏市場建設。
業內認為,今年以來,跨界資本紛紛涌入光伏賽道、光伏企業爭相擴產、原材料價格“高燒不退”,釋放出產業鏈失衡的信號。近期政策希望通過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優化產業區域布局,避免產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同時,使光伏企業從追求規模效應和打價格戰,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有望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記者 夏金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