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首屆“光華杯”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江蘇賽區頒獎儀式舉行。6個省區的186個項目激烈角逐后,46個獲獎項目拿到全國總決賽“入場券”。透過賽場這個窗口,記者了解到,在新型信息消費、行業融合應用、社會民生服務方面,立足千兆光網的創新應用正蓬勃發展。
千兆光網與5G網絡,統稱“雙千兆”。千兆光網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與5G互補互促,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去年3月,工信部印發《“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隨著“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去年進入第四屆,工信部啟動“光華杯”大賽,旨在推動一批業務模式創新、發展前景良好、具有示范意義的千兆光網應用,促進千兆光網產業發展。
工信部提出,到去年底建成20個以上“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建成100個“千兆城市”。去年12月,工信部公布我國首批29個“千兆城市”,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榜上有名,我省成為“千兆城市”最多的省份。
當天的頒獎儀式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二級調研員梅杰介紹,“光華杯”初賽征集到3000余個項目,600個進入復賽。江蘇信息通信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有發展千兆網絡的良好基礎與氛圍,因此江蘇賽區成為復賽的三大賽區之一。
據省通信管理局統計,至5月底,全省新建成5G基站1.9萬個,累計達14.9萬個,全國排名第二;新增10G-PON(萬兆光網)端口16.5萬個,累計達101.3萬個,端口規模全國第一;千兆寬帶用戶數達784.9萬戶,占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的18.6%。省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陳夏初表示,今年力爭全省所有設區市成為“雙千兆”示范市,并著力打造“雙千兆”示范省。
千兆光網,基礎在建、關鍵在用。在江蘇賽區,江蘇、廣東、湖北、廣西、安徽、福建的186個項目,涉及工業互聯網、交通、電力、醫療、教育、車聯網、智慧城市等20余個行業。
獲得一等獎的《江蘇省教育廳IPv6+“雙千兆”城鄉結對互動課堂項目》,由省電化教育館與江蘇電信合作開展,瞄準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痛點。項目負責人、江蘇電信智慧城市創新中心首席架構師惠可青介紹,相比5G網絡受到基站限制,千兆光網的組網方式更加靈活,也更加穩定。一個學校改造一間教室,就可以滿足傳輸高清視頻、進行互動教學的需要。例如,蘇南學校的音樂課,“送”到蘇北鄉村小學去,給聽課的孩子們帶來身臨其境之感。
該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逐步進入省內473所“主講學校”(736間教室)、902所“聽講學校”(1439間教室),將全省所有農村小規模學校(含教學點)、鄉鎮寄宿制學校和城鄉薄弱學校納入城鄉結對幫扶體系。目前,已結對上課5421課時,實現城鄉學校共享優秀名師課堂、分享優質課程資源、同步開展備課研修,受到師生廣泛好評。這個項目兼容華為、海康等26個主流廠家的互動教學設備,取得合作共享的產業效應。惠可青表示:“從百兆到千兆,不只是數字變化,更是質的飛躍——把一些場景從不可能變為可能。”
同樣獲得一等獎的項目《“萬兆光網+算力云”助力多場景行業發展》,由無錫移動打造。這個項目通過萬兆光網、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融合,將高性能算力提供給終端用戶,使大型游戲、繪圖、渲染等對電腦、手機等終端有高性能需求的業務場景“云化”。例如,一個使用低端手機的用戶,接入“算力云”后,就可以玩大型游戲,所有計算、渲染、存儲都在云端調用完成。無錫移動集團客戶部產品運營總監吳李峰告訴記者,江蘇移動已經有50萬個人用戶使用“算力云”,他們通過家庭寬帶接入萬兆光網,購買算力服務,在手機上安裝相應軟件就可以享受云端的算力服務。工廠、高校宿舍、電競酒店、網吧等使用“算力云”,只需購買顯示器,大大降低運營成本,顛覆原有的重資產商業模式。
江蘇聯通的獲獎項目《打造新型基礎設施“全光底座”》,提供的是高品質“千兆光專線”解決方案。項目負責人、江蘇聯通交付中心工程師余泓娜介紹,現有樓宇基于PON技術的網絡接入方案已難以滿足企業辦公、上網、入云訴求,在高峰期會出現視頻會議掉線等不良體驗,急需新的高品質專線支撐。該項目主要為商務樓宇內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網絡接入能力,既降低網絡部署成本,也保障網絡品質。該項目已在蘇州和南京部署,性能指標優異,可在商務樓宇、工業園區作規模推廣。
千兆光網孕育越來越多的創新應用,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普通人的智慧生活提供保障、注入動力。陳夏初表示,把握“光華杯”復賽在江蘇舉辦的契機,推動產業鏈各方深化合作,協同推進技術研究、方案探索和場景落地,形成“雙千兆”賦能千行百業的“江蘇方案”,助力“雙千兆”與實體經濟融合,推進數字江蘇建設。(徐冠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 新型基礎設施 江蘇信息通信業 工業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