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孿生流域正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在本月水利部發文公布的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任務臺賬上,江蘇數字孿生秦淮河、數字孿生江蘇太湖地區典型水網工程、數字孿生沂沭泗水系(江蘇部分)、數字孿生水網(南通城區)等4項任務入選其中。
記者獲悉,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是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核心與關鍵,通過數字孿生流域和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可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提升水利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監測、調度、管理水平,實現水安全風險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變。為此,江蘇將數字孿生作為構建智慧水利體系,除全國試點之外,還計劃推進約20項省級試點,推進形成太湖地區“一湖多片”、長江流域“一線多點”、沂沭泗“一河一湖一庫”、淮河水系“一湖雙線”的數字孿生總體布局。
以入選的四個項目為例,實施數字孿生秦淮河建設,可對流域進行全要素數字映射,實現洪澇、水污染和水利工程的風險隱患預警,滿足不同場景下多目標調度決策需求。數字孿生江蘇太湖地區典型水網工程重點基于數字孿生智能中樞,打造水利數字大廳、數字孿生、“四預”調度、輔助會商等核心業務功能,為精準調度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力驅動。數字孿生沂沭泗水系(江蘇部分)以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下游新沂河為示范,建設流域自然地理、駱馬湖、新沂河、海口閘一線的數字孿生體,實現物理流域與數字流域之間的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和深度融合。數字孿生水網(南通城區) 則是按照“1+2+N”總體框架,計劃實現“數字一張網、管理一張圖、調度一指令、安全一平臺”。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高,江蘇還將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數字化場景、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的同時,努力打造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的“江蘇樣板”。(記者 張韓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