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比翼齊飛 徐州以新理念推動新發展

    加強自主創新,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徐工集團成為徐州產業強市的精彩縮影;做好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這篇大文章,曾經的采煤坍陷地蝶變山水家園,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彭城百姓不僅腰包鼓起來,更活出滿滿的精氣神。

    緊盯“強富美高”總目標,徐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統籌推進產業、城市、生態轉型,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

    產業強市,創新活力火熱迸發

    這個春季,一則重磅消息在工程機械業界炸響:全球最大噸位后驅剛礦車XDE440在徐工下線。礦山設備因為技術含量最高、價值規模最大,在全球工程機械產業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徐工推出的這一力作,攻克了智能變頻牽引、大扭矩輪轂驅動、駕駛室滾翻保護等多項國際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一舉拿下60余項發明專利。

    創新活力,正在這個有著紅色基因的老牌國企火熱迸發——8400多件有效授權專利、1900件發明專利、5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其中30%以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同時,徐工擁有PCT國際專利110多件,并成功完成5項國際標準的制修訂。

    年來,徐工按照“技術領先、用不毀”的理念,堅定不移地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代表中國工程機械向全球產業“珠峰”不斷發起沖擊。

    徐工起重機械板塊首次登頂全球第一,移動式起重機連續18年榮登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機首次進入全球第二,道路機械、隨車起重機強勢領軍中國企業,首次位列全球第三,打破國際品牌長期霸占前三名的局面……更令人振奮的是,英國KHL集團發布的2021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上,徐工從2017年的全球第七,躍升至第三名。

    從徐工放眼徐州,曾經的老工業基地華麗轉身,獲批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5年來,徐州不斷吹響建設產業強市的號角,地區生產總值連跨3個千億元臺階,邁上8000億元新量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決定進展,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分別提升到57.3%、47.1%,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兩番,智能制造、工程機械分別入選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先進制造業集群。

    生態蝶變,一城山水魅力綻放

    春日的解憂湖,綠意盎然、水岸相連,作為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綜合整治三期工程,這里集游憩、觀光、娛樂、科普于一體,成為居民的好去處。

    與其相距不遠的潘安湖景區神農碼頭,碑刻上“只有恢復綠水青山,才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話語格外醒目,見證著徐州這片面積最大的采煤沉陷區,通過生態治理蝶變國家4A級景區。

    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指示,賈汪通過潘安湖周圍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和7.8公里生態河道治理,實現了馬莊、真旺、正旺村雨污分流。如今,潘安湖片區水系連通工程已建成使用,共清理河道垃圾2.2萬立方米,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賈汪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曹加說,去年,賈汪還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潘安湖、大洞山、京杭大運河為一體的生態新空間正在形成。

    不只在賈汪,生態修復治理的“徐州經驗”更在全國叫響。2019年,徐州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生態修復專項規劃》和《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重點推進采煤塌陷地、工礦廢棄地、采石宕口等六大類問題治理,3年累計投入131億元、實施119項治理工程。目前,徐州累計治理采煤塌陷地26.64萬畝,修復廢棄礦山149座,森林覆蓋率連續15年全省第一,讓“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魅力精彩綻放。

    去年年底,徐州啟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和修復規劃(2021—2035年)編制,共安排生態修復重點項目五大類84項,總投資約224.8億元,進一步構建新時期徐州“兩帶、兩心、三核、三網、五區”的國土空間生態保護和修復總體格局。

    文化惠民,兩個文明比翼齊飛

    “在家賈汪人,防疫要當真。病毒傳播快,時時須小心……”每天一早,馬莊村的大喇叭總會準時響起“金馬之聲”,由馬莊農民樂團最新編排的防疫口訣小快板,很受村民們歡迎。

    ”身兼“百姓名嘴”的馬莊農民樂團團長孟輝表示,由于當前疫情防控的原因,樂團暫停了線下活動,不過團員們可沒閑著,不僅居家排練不停,還利用大喇叭繼續為鄉親們服務。

    成立于1988年的馬莊農民樂團,用30多年的堅守,凝聚起村民們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深入踐行書記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的重要指示。如今,樂團正謀劃著與“大V”合作開展直播,打造線上流量IP,讓更多人感受鄉村文化的力量。

    作為鄉村文化名片,馬莊香包這幾年賣得特火。村里還把舊廠房改造成香包文化大院,將研發、制作、體驗、銷售融為一體,帶動300多名村民加入進來。2021年,馬莊香包產值千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萬元。徐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萬元,5年增長52.6%。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比翼齊飛,馬莊已成為賈汪區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強有力抓手。自2018年被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以來,賈汪便將這一試點工作作為“書記工程”來抓,并列入全區發展戰略、重點目標考核、為民辦實事工程、“四位一體”基層治理體系。

    文明創建成果豐碩,目前徐州共建成運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6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748個,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推進目標。“講+演+問”“新農村大喇叭”“十必聯”等經驗,如今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記者 王巖 張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自主創新 徐工集團 江蘇徐州 新發展理念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