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以來,段星辰在項目一線已有近一個月沒回過家。作為省重大產業項目復星醫藥(徐州)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他和500多名工人一直堅守在封閉管理的工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的前提下,爭分奪秒加緊建設。近日,他原本擔心的用工用料問題,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各方協調下有了更周全的保障,可以加速沖刺。
4月12日,徐州市開始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作為徐州經濟建設主陣地,徐州經開區全面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條線”齊頭并進。復工一周后,該區規上工業企業和在建重大產業項目全部復工復產。
徐州市委常委、徐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克說,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眾志成城同心戰“疫”,全力以赴穩產保供,努力把疫情耽擱的時間搶回來。
“我們停產不停工,一天都沒浪費。”江蘇華電鐵塔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亞說,停產期間他們留下部分人員駐廠檢修設備,同時購買50余車的原材料,避免復工后“沒米下鍋”。如今,企業500多名員工基本全員到崗,實現日產能300噸,已恢復到本輪疫情前水平。
“雙統籌”大考,檢驗執政者的服務能力。徐州經開區陸續出臺多項援企惠企舉措,為企業切實減負擔,讓企業吃下“定心丸”。徐州經開區經發局副局長張源表示,他們派出工作專班精準服務,“一企一策”推動復工復產、穩產滿產。
記者了解到,徐州經開區60多個常態化核酸檢測采樣點中,有10多個點位設在產業園區、大型市場或大企業附近,對部分重點項目和企業上門采樣。當地稅務部門推出助企紓困10項措施,為企業送上“真金白銀”。“預計享受政策帶來的稅收減免約100萬元,將用于研發新產品。”徐州鴻業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劉倩說。
對于企業關心的物流問題,徐州經開區在高速口附近專門設立停車接駁點,轄區6個鎮街和兩家大型企業派出物流專班人員,協助接駁貨運車輛,保障供應鏈暢通。4月21日,記者在接駁點看到,一輛輛外地牌照大貨車進出不停,工作人員忙著進行信息采集、發放食物包。“一上午我接了7輛車,來自河南、浙江和寧夏等地,都裝滿了生產的原材料。”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采購工程師李壘壘手拿接駁證明單,逐一辦理手續。該公司副總工程師付緒光告訴記者,在各方有力保障下,公司1000多名工人正在生產一線全力生產,每天產能達250噸。
“接駁點分兩班倒,晝夜不停。4月11日以來,每天平均接駁車輛1300多輛。”淮徐高速徐州東管控接駁組組長、徐州經開區科技局副局長李正印說,他們根據車輛所屬地區分類管理,保證貨物安全送到企業,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徐州經開區23家規上物流企業以及涉及生活類配送的順豐速運、安得物流園等全部復工。
徐工漢云公司積極為經開區其他企業做好服務,幫助建立集采購運行管理、智能倉儲管理、供應商管理、物料主數據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供應鏈管理平臺,有效確保生產運行“不掉隊”。同時,為云內動力公司搭建“智慧后服務平臺”,通過AR+5G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多場景遠程業務支持,在疫情之下凸顯工業互聯網的作用。“不怕有難關,跨過‘婁山關’‘臘子口’,爭取在全行業奪取更大勝利。”徐工有限、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說。(記者 王巖 通訊員 閆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