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組織部分市縣國家調查隊面向2070名18—60歲城鄉居民開展專題調研的結果顯示,廣東居民愛閱讀特征明顯、讀好書需求強烈,對閱讀品質要求日增。
調研顯示,受訪居民高度認可閱讀的重要性,91.6%認為讀書對一個人的發展重要,62.5%表示喜歡閱讀。閱讀已成為廣東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時長方面,與上兩年相比,33.6%的受訪者表示閱讀時間增多,但總體來說閱讀時間不長。
調研組分析認為,閱讀短時化,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節奏加快,另一方面也與在線媒體平臺興起有關。多名受訪居民反映因刷微博、微信、抖音導致閱讀時間變短,難以進行深度閱讀。
閱讀方式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電子閱讀器和閱讀APP的出現讓很多人有了掌上“圖書館”,電子閱讀已成主流。僅9.1%的受訪居民表示只閱讀紙質書報刊,其余均已開啟電子閱讀模式。
選擇閱讀場館時,受訪居民最看重的因素(多選)是環境舒適,占66.8%;其次為便利,占52.7%;再次為讀物種類多,占33.1%。另外,16.7%看重圖書價格是否低廉或者免費,14.7%看重是否擁有現代化設備實現多種閱讀體驗。
閱讀書目的選擇方式上,除了根據經驗和興趣自主選擇(60.1%),受訪居民通過網絡社交賬號推送(32.4%)、網絡各類排行榜(26.8%)、政府權威媒介推薦(23.4%)均占一定比例。另外還有將近兩成通過熟人推薦、專業人士推薦、閱讀組織(如讀書會)推薦等方式精選書目。整體來看,目前的閱讀資源基本能滿足居民閱讀需求。
調研組分析認為,好書少、沒地讀、購書貴、閱讀活動吸引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居民期盼開展傳統圖書館電子化改造,推動數字閱讀資源共享,打造體驗式、創意型、個性化城市文化消費空間。(記者/王彪通訊員/粵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