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安徽省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細顆粒物濃度總體達標

    日前,《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該規劃提出,到2025年,逐步形成“綠色、共享、高效、低耗”的生產生活方式。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全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總體達標,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優良天數比率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水生態功能初步恢復,基本消除劣V類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

    皖北六市細顆粒物降幅高于全省平均

    在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方面,規劃提出,堅持分區施策,加強污染協同控制。到2025年,已達標城市(蕪湖市、宣城市、黃山市、池州市、銅陵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皖北六市(淮北市、淮南市、 亳州市、蚌埠市、阜陽市、宿州市)細顆粒物(PM2.5)降幅高于全省平均;其余城市(合肥市、安慶市、馬鞍山市、六安市、滁州市)細顆粒物(PM2.5)達標。開展城市、省級交界市縣重污染天氣成因及污染物來源精準分析。

    加快實施城鄉供水以地表水替換地下水水源,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到2025年,設區市實現市級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全覆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穩步提升。

    全省天然氣消費量力爭達到120億方

    規劃提出,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有效控制能源消費增量,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完成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和低效燃煤熱電關停整合。到2025年,完成國家對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要求。

    與此同時,系統提升清潔低碳能源比例,積極擴大天然氣利用,推進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有序發展生物質能和其他新能源,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擴大利用區外可再生能源來電規模,推行清潔低碳電力調度,對清潔電力給予優先上網、優先購電,提升清潔電力消納能力。

    積極推進煤電深度調峰改造,加快寧國、金寨、岳西、石臺、霍山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建立調峰互濟機制,積極鼓勵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先進儲能技術研究和應用。到2025年,全省天然氣消費量力爭達到120億立方米左右,全省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至40%。

    所有設區城市在2023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80%以上

    規劃提出,科學有序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加快提高公共車輛中新能源汽車占比,突出抓好公交、出租、市政車輛、城市物流等行業及機關單位的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工作,所有設區城市在2023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80%以上。加快加氣站、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滿足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發展需求。

    在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方面,加快整合歸并優化各類自然保護地,創建黃山國家公園。加快自然保護地間的生態廊道建設,實現有效連通,保持自然生態原真性和自然文化遺產完整性。(徐越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環境 保護規劃 細顆粒物 天然氣消費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