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2月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委近日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進作風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文件。《若干舉措》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共有6部分20條舉措,包括創優營商環境、頂格服務企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規范政商交往等。
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系服務2家企業
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劉大群在發布會上介紹,《若干舉措》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共有6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政治責任,著力解決學習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嚴不實等突出問題。第二部分聚焦擔當盡責,著力解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作為慢作為和損害營商環境等突出問題,提出了4條舉措,包括創優營商環境,頂格服務企業,防范化解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風險,常態化對標滬蘇浙。
“頂格服務企業”,《若干舉措》明確,涉及職責范圍內的服務企業事項,必須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其中投訴事項3個工作日內反饋辦理進展情況或結果。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系服務2家企業,做到“好時不擾,難時授手”,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常態化對標滬蘇浙,我省提出每年召開1次對標檢視會,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將對標滬蘇浙學習進展情況納入全面深化改革考核。
失職瀆職引發群眾重復訪、越級訪將嚴肅追責
《若干舉措》第三部分聚焦人民立場,著力解決面對群眾訴求冷硬橫推和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等突出問題。歸納了對群眾訴求推諉扯皮等4個方面問題表現,提出了4條舉措,包括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一線工作法”,做好定期接訪下訪和閱批督辦群眾來信,實施基層黨建和信訪工作掛鉤,制定實施重點信訪問題責任追究辦法。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安徽要求,聚焦群眾信訪問題突出的城鄉建設、執法司法等重點領域,緊盯征遷安置難、物業管理難以及執法不公正等職權范圍內應當解決而不解決的問題,扎實抓好專項治理,對整治成效不明顯、群眾反映強烈的地區和單位及時約談提醒。堅持“一線工作法”,要求省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半年至少一次到基層現場辦公解決問題,省轄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3年內遍訪轄區內所有鄉鎮(街道),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3年內遍訪轄區內所有村(社區)。
“完善黨建考核信訪和責任追究機制”,我省將實施基層黨建和信訪工作掛鉤。制定實施重點信訪問題責任追究辦法,對應當解決的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或因不擔當不作為、失職瀆職引發群眾重復訪、越級訪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責問責。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若干舉措》第四部分,聚焦基層減負,著力解決文風會風不實不正和督查檢查考核泛化等突出問題,提出嚴把精文減會硬杠杠,整合精減督查檢查考核,整治基層反映突出的形式主義等3條舉措。
嚴把精文減會硬杠杠,安徽要求,科學制定發文、會議計劃,嚴控年度文件、會議數量,加強日常監測、動態預警。嚴格落實文風會風有關規定,不發沒錯也沒效的文,不開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會,不講沒錯也沒用的話,“有話則短、無話則免”。加強文風審查,對機械式、簡單化套轉上級文件和內容空泛、措施虛化等突出問題,按照規定給予相應處理并通報曝光。“整合精減各類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提出,加強對年度計劃執行的監督管理,建立清單,原則上清單外不安排督查檢查考核項目,確需開展的按程序報批。
整治基層反映突出的形式主義,我省將嚴格規范調研活動,避免同一主題重復調研、同一地方扎堆調研,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定期清理“僵尸類”“空殼類”應用程序,優化整合工作群、手機APP,不得隨意將推廣使用情況納入對基層考核內容。同時,清理規范省級以下自行設立的各類“長制”,按照“誰設立誰負責”的原則,實施清單管理,開展成效評估,對形式大于內容的及時撤銷,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鼓勵領導干部敢于善于同企業家交往
《若干舉措》第五部分聚焦清正廉潔,著力解決特權思想和貪圖享樂奢靡之風等突出問題,提出了規范政商交往,持續用力整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2條舉措。
“規范政商交往”,安徽明確要求,暢通拓展政商溝通渠道,鼓勵領導干部敢于善于同企業家交往,主動聯系服務企業家,正確把握公私界限,處理好親清關系。嚴肅查處通報曝光一批不拿好處不辦事、拿了好處亂辦事的典型案件,斬斷“圍獵”與甘于被“圍獵”利益鏈,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
“持續用力整治享樂奢靡問題”,安徽將把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突出問題作為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和巡視巡察、審計監督的重點內容,盯緊重要節點,創新監督方式,深挖細查隱形變異問題。嚴懲違規公款吃喝、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和旅游活動安排、收受禮品禮金等行為,對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若干舉措》第六部分聚焦抓實見效,著力推動形成改進作風實干擔當的工作合力。提出了4條保障落實舉措,包括全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嚴肅查處失職瀆職案件,嚴格組織處理“推拖虛繞”干部,表彰重用干事擔當典型。《若干舉措》明確,對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中遇事推脫不擔當、久拖不決不作為、弄虛作假亂作為、急難險重臨陣退卻繞道走的干部,及時跟進組織措施。對不忠誠不老實、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的干部,該免職的堅決免職、該調整的堅決調整、該降職的堅決降職。對頂風違紀、影響惡劣的干部,給予黨紀政務處分的同時,依照規定給予組織處理。定期通報不擔當不作為典型案例,讓“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讓混日子的沒有市場。(記者 劉媛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