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林業局、省民委聯合印發 《安徽省民族鄉村“百村千樹”行動工作方案》,進一步提升民族鄉村綠化水平,積極發展民族鄉村特色林業產業,切實鞏固拓展民族鄉村生態脫貧成果,助力民族鄉村全面振興,著力打造經濟強、百姓富、生態優的和美民族鄉村。
《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省民族村村莊綠化覆蓋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生態宜居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民族鄉村特色的林業產業。強化鄉村林長履職盡責,著力推進造林綠化和撫育經營,切實提升村莊綠化成效。民族鄉村脫貧人口和防返貧監測對象通過參加護林員、濕地巡護員等崗位工作,收入得到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理念得到進一步弘揚。
《方案》從5個方面落實民族鄉村“百村千樹”行動。提升生態宜居環境,加快推進民族鄉村省級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創建,實現每個民族村新植樹千株以上,因地制宜開展庭院綠化、四旁綠化、鄉村公園和小微濕地建設,推進林網林帶補缺,強化古樹名木保護,形成具有民族鄉村特色的綠化景觀;發展特色林業產業,著力挖掘具有民族傳統和明顯優勢的特色林業資源,推進特色經濟林、木本油料、苗木花卉、林下經濟、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等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形成具有民族鄉村特色的林業產業業態;強化林業技能培訓,推動民族村林長制“一林一技”科技服務制度落實,開展送技術下鄉活動,培養林業鄉土專家、技術能手、新型職業林農;豐富拓展就業崗位,推進民族鄉村護林員、濕地巡護員等崗位設置,幫助解決本地脫貧人口和防返貧監測對象就業問題;開展生態文化宣傳,充分利用各節慶活動平臺,開展民族鄉村生態保護、低碳生活等公益宣傳,大力宣傳“百村千樹”行動的生態和經濟效益。(記者 湯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