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擴大優質農產品出口 粵農業積極部署搶抓RCEP機遇

    十大行動

    ●創建廣東農業RCEP發展聯盟

    ●創建RCEP農產品國際采購交易中心

    ●創建廣東RCEP農業對外合作先行區

    ●推動舉辦廣東RCEP農業發展高峰論壇

    ●推動建設RCEP農業貿易公共服務平臺

    ●推動農產品食品化工程

    ●推動RCEP農業示范經營主體培育

    ●推動RCEP農業領軍人才培育

    ●推動開展RCEP農業營銷展示活動

    ●落地一批RCEP農業模式項目

    2022年1月1日,新年的鐘聲響起,湛江海關簽發廣東首份輸新加坡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項下農產品原產地證書。這份編號為001的原產地證書連同當天簽出的001號報關單,屬于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聯水產”)的一批水產預制菜,標志著RCEP在廣東農業領域落地實施,開啟了廣東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廣東農業開放領域走在全國前列,對廣東來說,RCEP帶來廣闊市場機遇,也將帶來更激烈市場競爭,對市場主體適應規則的能力提出較高要求。2021年12月14日,廣東省農業領域對接RCEP十大行動計劃啟動儀式舉行,發布國內首個農業領域對接RCEP的工作舉措,堅定表明態度:把握RCEP發展機遇,推動廣東農業市場化、數字化、食品化、國際化發展,創建國際農業合作高地。

    摸清廣東農業家底

    廣東立足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以發展精細農業為主攻方向,通過農業園區化、數字化、品牌化,走出了廣東特色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子。

    RCEP的生效,廣東面臨著同質產業沖擊和市場分流的壓力;農業發達國家攜技術和資本進入,對本省成長中的農業產業鏈邁向高端形成一定阻力。但業內人士指出,廣東目前具備多方面優勢,為農業應對挑戰提供了堅實基礎。

    看地緣,廣東鄰近東南亞,坐擁灣區經濟帶,是中國的南大門和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2020年,東盟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廣東也成為國內市場連通東盟的重要樞紐。廣東與東盟各國存在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政治、經濟友好聯系。

    看產業,廣東是我國人口第一大省,超1.2億人口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為廣東農業產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堅實基礎。加入世貿組織20年來,廣東培育了一批競爭力較強的農業市場主體,截至2020年底,共有65家廣東企業主體在境外設立81家涉農企業,布局在越南、美國、文萊等33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廣東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全國排名第五,是全國主要的飲料、糖果、米粉、醬油生產出口地區。現代農業與食品被列為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之一。

    看外貿,廣東是我國與RCEP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的第二大省和農產品進口的第一大省,貿易比較優勢已經顯現。2021年1—10月,廣東農產品出口額18.8億美元,同比增長7.4%,其中,對日本農產品出口額增長32%。

    廣東高度重視RCEP帶來的影響,農業農村部門積極謀劃、統籌推進,組建工作團隊,建立研究智庫,啟動專項研究,舉辦RCEP農業研討會和培訓班,成立廣東RCEP全產業鏈聯盟,實招、硬招頻出:2021年11月10日,廣東召開RCEP柑橘采購交易(廣東德慶)中心建設工作座談會;2021年11月22日,全省RCEP農業工作會議召開……

    “廣東要更加積極對標RCEP標準規則。”廣東省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培育一批產業優勢明顯、公共服務完善、帶動效應突出的農業國際貿易經營主體,做大做強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二是用好RCEP投資開放措施,引導市場主體赴RCEP國家開展相關領域農業投資,建設好國家級、省級農業對外合作園區;三是加強與RCEP國家駐廣州總領館的溝通與交流,利用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種業博覽會、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等活動,大力宣傳推介廣東現代農業發展和“粵字號”優質農產品。

    擴大優質農產品出口

    農業是涉及各國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農業問題是RCEP談判中的重要領域。RCEP下農業搶機遇、迎挑戰,考驗的是科學決策,丈量的是發展遠見。廣東如何順勢而為,借力RCEP,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廣東農業面臨的是新形勢。

    一方面是來自東盟同質化競爭。廣東是我國荔枝、菠蘿、龍眼、香蕉、優質稻等農產品優勢產區。但和東盟相比,同質化程度高,競爭大于互補。未來5年中國將從東盟進口1500億美元農產品,更多優質、低價的農產品會流入國內市場。

    另一方面,來自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非關稅壁壘依然存在。RCEP項下,我國首次對農業、林業、漁業作出高水平自由化承諾,農業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專家認為,盡管各成員在RCEP項下均作出了農產品關稅減讓承諾,但由于協定對各方技術性貿易措施等非關稅壁壘的約束力較為有限,影響農產品貿易的一些隱形壁壘依然存在,有些成員為了規避RCEP項下的市場開放甚至會更多借助技術性貿易措施限制進口。

    “我國和日本之間首次達成農產品關稅減讓安排,日本六成以上、我國八成以上的農產品將互相取消關稅。RCEP生效后中日之間的貿易開放實質性意義是最大的。廣東要重點關注中日農業相互開放對相關產業帶來的影響。”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貿易系主任、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春頂說。

    “廣東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企業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度,開拓市場、錯位發展、突出優勢。”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中國WTO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說。

    對沖國際挑戰,要先亮王牌。廣東率先篩選出德慶貢柑和預制菜兩個拳頭產品先行探索,以更積極的姿態迎接RCEP生效后的挑戰,大膽“走出去”。

    2021年廣東柑橘面積126.05萬畝,年產量為149.17萬噸。廣東和東盟農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對接RCEP規則,廣東要擴大優質農產品出口,讓柑橘成為差異化產品。2021年12月底,德慶貢柑首次出口RCEP成員國泰國。2022年1月,德慶貢柑還將出口越南、柬埔寨等國。截至目前,德慶11家貢柑出口備案基地和加工廠申報成功。

    我國預制菜行業起步較晚,但近兩年發展火爆,2021年全國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這一數字在兩年后有望超過5000億元。2021年中國預制菜產業指數省份排行榜上,廣東排名第一。2021年12月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啟動“雙節”營銷工作,打造廣東預制菜高地,助推廣東預制菜走向世界。恒興集團、國聯水產、正大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的提前布局,也為搶占預制菜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創建農產品國際采購交易中心

    廣東農業農村部門提出,探索創建RCEP農業大數據中心及菠蘿、香蕉、荔枝、龍眼、柑橘、柚子六大水果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創建農產品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廣東有足夠的誠意與善意,有足夠的擔當與底氣。交易中心實現“買全球、賣全球”,更是世界觀察廣東農業擴大高水平開放的窗口。

    “創建RCEP農產品國際采購交易中心是廣東立足地緣經濟、結合資源稟賦開展的有益實踐和探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國際經濟貿易中心主任陳萬靈說。

    一招棋活,滿盤生輝。2021年11月,廣東德慶率先推動RCEP柑橘采購交易中心落地運營;2021年12月3日,RCEP廣東高州荔枝龍眼國際采購交易中心揭牌;2022年1月1日,廣東遂溪縣RCEP香蕉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廣東徐聞縣RCEP菠蘿國際采購交易中心授牌。

    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建設路徑。

    高州市正謀劃引入大資本,加速形成涵蓋交易、結算、數據、保險等功能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接下來預計總投資2億元,重點建設交易中心生產基地等10項工程;德慶縣發布十項建設政策,包括建設國際柑橘大數據平臺、組建RCEP柑橘貿易聯盟等;遂溪縣RCEP香蕉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定下五大目標,包括打造中國—東南亞影響力第一的香蕉集散交易中心、形成完整的香蕉產業鏈生態等;徐聞縣RCEP菠蘿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將打造立體市場交易體系,建設國際菠蘿大數據,建立RCEP菠蘿服務智庫……

    綜合來看,各地積極對接RCEP市場化、數字化和國際化機遇,推動各項行動計劃落地實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廣東創建RCEP農產品國際采購交易中心,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三原則,采用線下現貨+線上期貨模式,可充分參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打造成為農產品交易的市場風向標。

    馬來西亞水果批發商公會會長陳玉梅說,廣東水果在馬來西亞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每年的消費潛力非??捎^,協會在進口水果的報關、通關環節都可以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也可以協助聯絡買家開拓市場,幫助廣東水果第一時間進入到零售、終端市場,協會將發揮在馬來西亞水果市場的優質資源,尤其是在新鮮水果上,開辟貿易的新方向,共同推動雙方農業經貿發展。

    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馬洪濤認為,廣東農業要全面提升參與國際農業競爭合作的意識和本領,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產業水平、質量標準和技術標準,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技術、人才和管理模式,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促進企業向國際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記者趙曉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