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審批效能改革不斷提速 無錫高新區持續為基層賦權

    “交12種材料,不花一分錢,就一次辦好了5套證照,太出乎意料了。”夏先生近日在無錫高新區鴻山街道為民服務中心領到了開辦火鍋店所需的全套證照,原本預計需要兩周時間,結果僅用了兩天。

    群眾的滿意源自不斷提升的政務服務水平。作為2021年全省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唯一的試點區,無錫高新區聚焦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為基層賦權、增能、減負,推動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辦照即營業

    周女士要開服裝店,近日在江溪街道為民服務中心申領營業執照和門頭店招備案時,申請材料從原來的9份減少至7份,辦理時間從10個工作日減縮至半個工作日,基本實現“辦照即營業”。

    “政務服務‘優’無止境,我們通過最大限度簡化服務流程,讓辦事速度更快。”無錫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張繼鴻介紹,目前7個職能部門的69項事項劃轉至區行政審批局集中審批;全區593項權力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讓群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市場準入實現“一窗通辦”,事項辦理時限壓縮度91.1%,列全市第一;落實“辦照即營業”,開辦企業最快半天,全流程零費用。

    靈活就業辦理證照需求量大,針對“開店類”“服務類”等就業類型,無錫高新區專門梳理了70件“一件事”清單,打造“我要工作、我要社保參保、我要稅務登記、我要退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優質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今年1至10月,無錫高新區共新登記內資企業8038戶,同比增長10.72%;新設外資企業97戶,同比增長13%;新設個體工商戶51619戶,同比增長28.45%。

    隨著城市間合作交流日益加深,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仍面臨“折返跑”。為此,無錫高新區推出“跨省通辦”業務,首批列出16項“跨省通辦”事項清單,今年已與西安經開區、青海互助縣及蘇州高新區、常州高新區等搭建服務通道。

    拿地即開工

    近日,無錫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無錫卓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相宇陽送來了3面紅彤彤的錦旗。“建設用地許可證剛辦好沒幾天,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證,我必須給行政審批效率點個大大的贊!”相宇陽說。

    據統計,一個工業項目從立項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平均需要180天。而無錫卓海僅用8天就拿齊了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許可證、規劃許可證、審圖合格證和施工許可證等五證,行政審批部門審批時間僅兩個工作日,順利實現“拿地即開工”。

    企業點贊的背后,是政府不斷提速的審批效能改革。無錫高新區行政審批局聯合自然資源規劃局等業務部門,通過提前介入、容缺承諾、并聯預審等舉措,構建項目審批的“高速通道”。推出1+N(一張營業執照+多個許可證)打包辦理模式,將到多個部門辦理多個事項、提交多個重復材料,優化為到一個窗口、提供一套材料辦理。

    作為產業高地,無錫高新區重大項目多、投資額度大,尤其需要創新服務來加快建設進展。為此,該區設立了“項目審批直通車”服務團隊,為每個項目指定一名“項目代理人”,提供全程代辦服務;制定“菜單式”審批辦事指南,個性化定制項目表單式全流程報批方案;對環保、規劃、審圖和消防等環節,提供全鏈服務。今年1至10月,無錫高新區已超額完成市重大產業項目年度投資目標,備案項目開工率、開工項目投資完成率和項目竣工率均居全市第一。

    交易“不見面”

    11月23日上午9點半,“鴻聲家園二期室外市政景觀綠化工程”在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但是,86家投標單位沒有一人到場,開標室只有主持人、監督監察人員、公證人員等幾個人。半個小時后,開標結束。“換作過去,要用最大的開標室才能‘裝’下這么多人,耗時要兩個小時。”無錫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卜文華說。

    得益于“不見面”,無錫高新區公共資源交易系統保障了建設項目、水利項目等重大項目的及時招標。今年1至10月,該區完成公共資源交易1093宗,其中建設工程364宗,“不見面”率100%,累計交易金額134.15億元,位列無錫各縣(區)第一。

    推行公共資源交易“不見面”,目的是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對此,無錫高新區開發了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分析系統,對入庫的近5000家企業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遏制圍標串標等行為,全程網上留痕,過程更加透明。

    “不見面”交易降低了招投標成本,跨區域投標成為常態。今年,無錫高新區首次邀請新疆和田地區的工作人員參與遠程評標。據統計,無錫高新區“不見面”交易每個項目投標人從過去不到10家增加到目前的30多家,無錫市以外投標人占比達70%。(記者 浦敏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