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鋼鐵行業不得審批新增產能項目,皖北城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7 噸/月·平方公里,場內作業車輛超標排放突出的企業納入失信名單,日前,安徽省大氣辦印發《安徽省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稱《方案》),為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降低PM2.5濃度,我省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加強秸稈禁燒、揚塵等管控,當預測到區域將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時,各市及時發布預警,組織應急聯動。
不得審批新增鋼鐵產能項目
近年來,我省秋冬季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成果還不穩固,為進一步減少重污染天氣,2021-2022年秋冬季我省繼續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我省將以石化、化工、煤化工、鋼鐵、建材、煤電等行業為重點,全面梳理排查擬建、在建和存量“兩高”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動態監控。做好鋼鐵去產能“回頭看”工作,嚴格環境準入,除搬遷、產能置換外,不得審批新增產能項目。
根據相關要求,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長江鋼鐵等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2022年及時開展評估監測。
在保證電力、熱力供應前提下,我省要求盡快完成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及落后燃煤小熱電關停整合。12月底前確保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爐膛直徑3 米及以下的燃料類煤氣發生爐及間歇式固定床煤氣發生爐和燃煤熱風爐全部淘汰完畢。
我省加快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標識登記,2022年3月底前配合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查處場內作業機械、車輛超標和冒黑煙問題,實現重點場所全覆蓋,將超標排放突出的單位納入失信企業名單。
減少降塵給出量化標準
秋收季,我省將綜合運用衛星遙感、高清視頻監控、無人機等手段,提高秸稈焚燒火點監測精準度。強調各級政府主體責任,對秸稈焚燒問題突出、造成重污染天氣的,扣減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得分。
減少降塵,是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一環,降塵可以產生更小的顆粒物,成為空氣中各類二次反應的載體。這個秋冬季我省將繼續強化揚塵管控,《方案》要求,皖北城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7 噸/月·平方公里,其他城市不得高于5噸/月·平方公里。據了解,我省降塵監測范圍為16個市141個點,每月監測一次,采取雙缸平行采樣,為一定時間內單位面積上地表沉降物質的量。
省生態環境廳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我省16市的降塵量最高為阜陽市的5.8噸/月·平方公里,最低為黃山市的1.6噸/月·平方公里。
《方案》要求,強化道路揚塵整治,推進吸塵式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加大城市外環路、城市出入口、城鄉接合部等重要路段沖洗保潔力度。力爭2022年3月底前,內河大型煤炭、礦石等干散貨碼頭和主要交通干線、鐵路物料堆場全面完成抑塵設施建設和物料輸送系統封閉改造。
環境監督執法以PM10為重點
根據《方案》,各地需根據相關要求,實施差異化減排措施,完善應急減排清單,應急減排措施應按生產線計,不得以降低生產負荷、縮短生產時長等難以核查的方式制定應急減排措施。
我省將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各地應持續提升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準確性,依法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同時,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確保減排措施落地有效。
《方案》要求,當預測到區域將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時,各市及時發布相應級別預警,組織開展區域應急聯動。
據了解,我省加強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建設,將涉VOCs 和氮氧化物的重點企業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完成重點污染源大氣主要排放口自動監控設施安裝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推進交通空氣質量和流量監測,完成交通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并將以PM10為重點,精準有效開展環境監督執法。(汪漪 張燕梅 周繼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