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電商服務站的消費幫扶,再加上向民村的紅色資源帶動,農戶們可以同時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渠道銷售自己辛苦種出來的農產品,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白沙元門鄉向民村電商服務站的曾云玲開心地說道。
元門鄉向民村電商服務站。
近日,記者從白沙縣電商中心獲悉,今年以來,白沙電商堅持以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工作要點,落實消費幫扶工作,帶動農戶獲益增收,整體實現良好的增長勢態。截至目前,今年全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7696萬元,同比增長33.65%,其中扶貧產品交易額1880.18萬元,同比增長33.32%。該中心還積極對接海南鄉村振興網等電商平臺,幫助農戶累計銷售扶貧產品超1720萬元,排名全省第一,帶動戶農增收10767人次。
在海南鄉村振興網愛心訂單排行榜中,白沙富涵蟲草雞蛋長期名列前茅。“我們的母雞全部林地放養,蟲草為食,五谷雜糧為輔,朝出暮歸,吸收天然營養,三天才下一個蛋。”在網站商品頁面下,白沙青松鄉打炳村委會45戶受益脫貧戶講述著從青松鄉地處霸王嶺腳下生態核心區不宜發展養殖業到如今摘掉脫貧帽發生的事。
據了解,為拓寬渠道,增加銷量,白沙縣電商中心積極對接線上各大電商平臺,成功入駐海南鄉村振興網、832扶貧網、淘寶網等平臺,實現縣域農產品全國觸網直銷。此外還通過白沙電商供應鏈信息平臺數據分析,提前為應季農產品銷售造勢,包括提前宣傳預熱、渠道對接等促進農產品銷售,今年已幫助農戶銷售芒果105萬斤、毛薯30余萬斤、福才地瓜20余萬斤、牛油果10余萬斤。
“建設省級消費扶貧專館并不容易,必須要達到每年300萬的銷售額。目前白沙縣已建設省級專館1個,縣級專館1個,專區2個,同時還新建13家服務站,為農戶提供代買代賣服務,今年以來累計銷售助農產品1366.6萬元。”在白沙縣電商中心園區里,陳應科一邊帶領記者參觀消費扶貧專館,一邊介紹著各項工作成效。當談起消費幫扶工作時,陳應科滿臉欣喜地告訴記者:“作為電商中心辦公室的負責人,這些數據一直清晰地記在腦子里,從這些數據中能看出我們的工作成效,也能看到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白沙消費扶貧中心展示的當地農特產品。
除了消費扶貧專館,創新打造涵蓋黎族風情、紅色追憶、綠色生態、體育健身的消費幫扶旅游路線也成為了當前火熱的主題。白沙電商持續以“旅游+消費+幫扶”的模式滿足大眾旅游需求,通過豐富旅游元素,讓游客深度體驗旅游消費幫扶,同時,結合傳統節日和“6.18”“七夕”等特色節日,開展不同主題的消費助農集市活動,并開展分銷模式,以一個店鋪為主體,通過整合可售貨源上架銷售,統一分揀、打包、宣傳、售后等業務,簡化開店的流程,降低創業門檻,幫助農戶實現指尖創業,以一鍵開店、一鍵分銷的模式吸引大眾參與。
“擴大農產品銷路及農業品牌影響力,宣傳工作至關重要,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各大自媒體平臺發布白沙縣特色農產品宣傳短視頻和白沙好物推介,做好助農推廣活動,助力打通農產品‘最后一公里’”白沙縣電商中心宣傳崗負責人符彩英告訴記者。
白沙縣電商中心主任任重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繼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物流體系、供應鏈體系、營銷體系以及品牌體系等建設工作,切實擴大農村消費,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