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提升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力 海南精心打造自貿港文化“金名片”

    蕉葉婆娑,少女捧著陶罐翩躚起舞,男人手持弓箭勇敢狩獵……近日,原創舞蹈詩《黎族家園》文藝精品驚艷亮相上海,向上海觀眾展現了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多家主流媒體及具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平臺、網站報道,登上了《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頭版,獲多方點贊。

    原創舞蹈詩《黎族家園》劇照。 記者陳望 攝

    該劇是瓊滬兩地在經貿、教育、醫療、文化、科技等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基礎上,在文化交往中的又一亮點活動,通過獨具特色的樂器和民族歌舞,絢麗的舞美和服飾,生動展示海南黎族同胞在建造家園的辛勤勞作中幸福生活的圖景,展現原汁原味的海南非遺文化、黎族文化。

    據悉,2016年,《黎族家園》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金獎”和“最佳舞臺美術獎”等一系列國家級獎項,今年還入選文旅部“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此外,《黎族家園》同黎族歌舞詩《達達瑟》、民族舞劇《黃道婆》、舞蹈詩《黎族故事》、舞蹈詩《錦繡家園》代表海南省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五部作品共收獲五個會演金獎。

    近年來,一系列民族文化歌舞作品相繼推出,向廣大民眾宣傳和推廣了海南少數民族文化,反映海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彰顯了海南的文化自信,同時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激勵海南廣大少數民族干部群眾在自貿港建設征程中建功立業。

    原創舞蹈詩《黎族家園》劇照。黃凱迪 攝

    《黎族家園》堪稱海南民族藝術創作上的重大收獲,是我省開展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該劇正是海南加大文化交流取得積極成效的縮影,通過“以文會友”的文化交流,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黎族文化、海南文化,傳播海南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紐帶更加堅固。

    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大政方針,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為展示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特色風情提供舞臺,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尤其在與國內開展文化互通方面,扎實推動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對外宣傳海南民族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成就,讓少數民族文化走出海南、走向全國,不斷提升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近年來,海南通過開展民族節慶、民族地區發展成果展、民族歌舞和體育競技表演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集中展示和反映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突出成就,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同時,海南通過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其中包括支持黎錦、苗繡、黎陶等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發展,推動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工作,推進黎族醫藥產業發展,編纂出版《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圖譜·海南省卷》等少數民族書籍,積極籌備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海南還著重打造民族文化基地和平臺,深入挖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內涵。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相繼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展銷中心、黎錦傳承技藝作坊、黎族文化傳承基地等一系列項目陸續實施,融入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三聯幅、五聯幅龍被復制完成,為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礎。(沈安珈 何光興 謝娣)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