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廣東—新加坡合作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廣州和新加坡兩地以視頻形式舉行,粵新兩地政府和企業代表齊聚云端,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進展與展望”“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新合作機遇”主題開展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開思想碰撞,為新時期拓展粵新合作建言獻策。
會上,粵新兩地企業在謀求互利共贏、共覓商機方面展現出持續深化合作的強烈意愿。與會嘉賓紛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深化中新合作提供了重大機遇、拓展了廣闊空間,要把握好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孕育的新機遇,特別是要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等方面主動作為,把握合作新機遇,開啟發展新征程,推動粵新雙方更好實現共享共贏共同發展。
粵新歷史淵源深厚現實聯系緊密
“粵語是新加坡主要方言之一,很多新加坡商人首選廣東作為投資中國首站,將廣東作為進入國內市場的主要窗口。”在視頻連線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開門見山亮出觀點:新加坡與廣東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緊密的現實聯系,經貿關系堅實而且韌性強大,全方位合作成果斐然。
“近期,我們正籌備在廣東設立華南區維修中心,以此作為大本營,深耕粵港澳大灣區。”黃山忠注意到,除了跨國大企業,許多新加坡中小型企業近幾年在粵港澳大灣區也取得不俗業績,亦有不少新加坡企業在大灣區設立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公司。他呼吁,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的會員企業搶抓發展新機遇,找準新趨勢,開創新格局。
在廣東—新加坡合作理事會機制框架下,粵新雙方建立完善了中新廣州知識城、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兩個重要合作平臺,并通過高效發揮理事會機制的統籌引領作用,務實推動兩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與會新加坡投資者紛紛把目光投向粵港澳大灣區,對在廣東投資充滿信心。
智慧芽總裁張濟徽是從新加坡國立大學走出來的青年創業者。他介紹,智慧芽目前服務超過1000家廣東省內科技創新主體、超過100個廣東省內科技創新相關單位,助力打造“創新基礎設施”新基建,保護創新成果,加速提升產業及企業科創能力。“智慧芽有志成為推動中新科創合作的催化劑,將打造本地化專業服務團隊,深度服務廣東科創生態各類主體。”
“我們的一個想法是,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建立一個智慧城市聯合創新實驗室,為東南亞和粵港澳大灣區之間搭建一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人才合作的橋梁。”凱德投資首席客戶拓展官陳理翰介紹,在廣州,凱德投資即將建造的知識塔大樓將采用微電網、區域冷卻和海綿城市等綠色技術。“我們把智慧城市建設視為能促進經濟、能為當地居民提供造良好工作崗位的機會。”陳理翰說。
共同推進粵新生態文明建設
今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粵新合作前景廣闊。在專題分享環節,與會嘉賓聚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話題深入探討交流,分享在踐行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探討粵新在新發展階段的合作機遇,共繪粵新合作新篇章。
核酸檢測“鐵軍”凱普生物總部設在潮州,其生物芯片研發產業基地設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經營范圍輻射國內外。“借助粵新合作理事會搭建的平臺,我們與新加坡企業深入交流,探討合作方向。比如,我們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的公司就HPV項目的落地應用進行深入交流,有望為103萬符合宮頸癌篩查年齡的新加坡女性提精準檢測服務。”凱普生物副總經理管秩生說。
管秩生期待,借助粵新合作理事會提供的戰略合作友好平臺和力量,以現有合作為契機,從生物醫藥角度出發,構建中新生物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粵新生物科技企業在公衛項目上的合作,同時推動粵新醫療機構及科研院校的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共建中新生物科技研發中心或實驗室。“我們希望以新加坡為窗口和紐帶,通過新加坡在東盟的科研和公共醫療高地地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企業走向東盟市場。”他說。
陽江英普奇點總裁李瑞勝來自新加坡。他介紹,在珠海對口幫扶陽江指揮部的引薦下,陽江英普奇點受益于廣東省推動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地區加快發展的戰略,在陽江高新區落腳,過去一年內就建成兩座總面積2萬平方米的工廠。“未來,我們還有意拓展工廠,打造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意零售產業園。”
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深耕綠色產業多年,業務覆蓋12個國家360多個城市。“依托粵新合作理事會的平臺,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合作,一是合作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園,二是加強技術合作交流,攜手共享綠色發展新機遇。”廣州環保投資集團董事長李水江表示,廣州環投集團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發展機遇,加快與新加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粵新生態文明建設,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記者龔春輝姚昱旸)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