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寧波織紋螺致人中毒引關注 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日,寧波警方查獲一起非法銷售織紋螺,致使他人食用中毒的案件,引起社會關注。記者發現,此前海南也曾多次發生因食用織紋螺導致人員傷害事故,相關部門曾發出警示,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廣大群眾注意不要誤食織紋螺。

    織紋螺圖片。資料圖片

    據了解,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海南沿海。織紋螺的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左右、寬度約為0.5厘米,約指甲蓋大小。引起織紋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洋科學技術學院講師劉行介紹,海南共有8種織紋螺,主要分布在文昌、三亞、東方、陵水一帶。織紋螺有黃色、黑色等,誤食織紋螺中毒后,早期癥狀為唇、舌、手指出現麻木感,進而四肢末端和頸部麻痹;直至出現步態不穩,伴有發音障礙、流涎、頭痛、口渴和嘔吐,嚴重者引起呼吸麻痹死亡。

    這些海鮮有毒,別誤食!

    河豚魚:河豚魚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因中毒而導致人員神經麻痹,進而發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癥狀,嚴重者可能會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河豚毒素潛伏期一般為0.5~3小時,目前尚無特效的解毒藥和治療方法。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但在淡水河流及海洋、河流匯合處也可發現,其體背、側面的斑紋隨種類不同而各異。河豚魚又稱“氣泡魚”“氣鼓魚”等。

    織紋螺:織紋螺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

    銅鑄蟹:可能含有麻痹生物毒素,中毒病人表現為口唇、手腳發麻,步態不穩等癥狀。又稱銅鑄熟若蟹,頭胸甲殼呈橫卵圓形,背部隆起分區明顯,表面光滑。(記者 易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