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水庫泄洪放水沖刷下游砂石 洛陽首現“丹霞地貌”

    連日來,由于陸渾水庫泄洪放水,沖刷下游砂石,在洛陽嵩縣伊河河段,顯露了獨特的地質地貌,群眾紛紛前來觀賞拍照,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

    在現場,神秘的地貌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魔力”,1000余平方米的裸露河床上,不規則的溝槽和土墩造型各異,呈淺紅色,上面有白色物質似“珍珠”若隱若現,引來不少群眾好奇觸摸。因地處陸渾水庫河道,為了防汛安全,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不斷勸離圍觀者。

    “我們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了有人拍的圖,可好奇,便趕來看看。”來自嵩縣縣城的杜女士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嵩縣人,但從沒有見過這番神奇景象,“可稀罕”。

    河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王喜恒告訴大河報記者,經過專家團隊評析,該地貌為丹霞地貌雛形,“嚴格來說并不屬于丹霞地貌,但在屬于盆地地區的洛陽顯現這類地貌,實屬罕見”。

    據介紹,丹霞地貌成因是由紅色砂礫巖在水的作用下,沿垂直節理面不斷侵蝕、搬運、磨蝕、風化后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在我國,丹霞地貌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地區。

    作為該地貌的雛形,在洛陽顯現尚屬首次。為啥會出現這一獨特地貌?

    河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梁天佑釋疑道,伊河河底沖刷出的、大家非常好奇的這片“石頭”,屬于三門峽——魯山斷裂帶,斷陷盆地沉積的地質遺跡,巖性屬砂礫巖,里面白色物質是巖石形成的時候氧化不均勻造成的。

    王喜恒建議,當地政府可以將其作為地質遺跡和科普教育基地保護起來,“這種巖石在礦物學角度沒有特殊價值,群眾來此觀賞應注意不要對其進行破壞”。(記者李韶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