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國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在南通成立。
水生生物是長江生態的重要內涵,“魚”是長江生態狀況的重要標志和終極體現;江海洄游生物資源的恢復取決于能否順利進出長江,對于江海洄游生物資源而言,長江與海洋的交匯區域則起到關鍵的控制性作用,圍繞江海洄游生物資源在該區域展開相關的科學研究當成研究工作的核心。
長江10年禁漁期總體有3個世代的資源增長。但對于洄游性資源而言,恢復效果能否達到預期,不只是與長江段的保護相關聯,還需要關注長江口區域的生物資源保護效果,長江口是保護江海洄游型生物的關鍵區域。江蘇海洋漁業研究所黨委書記仲霞銘告訴記者,從長江入??谥?ldquo;江海洄游生物”演變規律研究就等于牽住了“牛鼻子”,長江口水域有獨特功能與特殊性,是江海洄游型生物的洄游通道、徘徊區,涉及多方管理。長江口特殊的生態環境是江海洄游生物進出長江的必經通道和河口定居型生物的關鍵棲息地。長江口是長江和海洋的交匯區域,形成既相對穩定又一直變化著的生態交錯帶,營造了適合洄游型生物和河口定居型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
長江口地處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交界水域,是長江水生生物江海洄游的唯一通道。長期以來,長江口水域非法捕撈活動多發,嚴重破壞區域內水生生物資源,阻礙洄游性魚類的江海洄游通道,直接影響長江十年禁漁的成效,長江口的捕撈亂象整治已經刻不容緩。
南通濱江臨海,地理位置獨特,兼具長江和海洋水生生物資源,涵蓋海洋生物資源、長江淡水生物資源、江海洄游型生物資源、河口定居型生物資源等資源類別,是國內最具典型代表意義的基因寶庫之一。2020年,南通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長江禁捕退捕各項工作,長江入??诩澳贤ㄩL江段存在多個生長發育及棲息習性迥異的生物類群。
此次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在南通成立,將圍繞長江大保護戰略,聚焦江海洄游生物保護目標,通過構建科技創新聯盟運行機制,形成學科交叉優勢,推動優勢學科和特長專業為主導的科研攻關活動,合力解決問題,為政府制定科研項目指南提供依據。(記者 丁蔚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