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實現供油申報無紙化 舟山試運行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應用場景2.0版

    7時26分,在蝦峙門北錨地,外輪“幸運星期天”開始加油,預計14時離港;與此同時,外輪“海瀛捷運”正在向該錨地趕來……8月31日上午,在浙江自貿試驗區保稅船用燃料油調度服務中心,記者通過LED大屏上的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應用場景看到,舟山港域各大錨地供油情況實時更新,按照供油計劃表、供油時間軸,一艘艘船舶正高效有序地進行保稅燃料油加注。

    如今的舟山,已躍升為全國第一、全球前八大加油港。數據顯示,2020年,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加注供應量突破472萬噸,“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45%。市場呼喚更優質的服務。年來,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不斷簡化通關手續流程辦理,創新監管手段,建立并持續完善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應用場景,1.0版本于2019年8月上線,目前2.0版本也已試運行。

    “智慧大腦”,智能調度。記者從大屏上看到,一艘船完成加油后離開錨位,緊接著另一艘船便進入錨位。無縫銜接的背后,彰顯了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應用場景“智慧大腦”的優勢。“綜合考慮船舶航速、錨地實況、氣象風力等數據,該系統通過后臺智能化分析,生成最高效的排隊計劃。”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口岸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舟山海僡一舟船務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挺告訴記者:“此前,我們只能通過打電話獲知現場錨位使用情況,經常發生船舶到港時間和加注時間存在較大間隔的情況。現在,我們可實時了解前方船舶加油進程,并根據排位順序提早準備,加油效率大大提高!”

    “云”上申報,省時高效。該系統將保稅船用燃料油錨地供應業務全流程信息化,將原來錨地申請需向多個管理部門分別進行紙質申報,簡化為臺統一申報,實現供油申報無紙化。“以前,通過紙質單據申報,前前后后一般需要8小時。現在我們只要把信息通過系統傳上去,兩三分鐘就能完成審批。”王挺說。

    遠程監管,實現船供油現場作業“查零次”。國際船油加注在海上錨地進行,傳統監管方式下,口岸監管部門需到錨地進行現場查驗,距離遠、加注點多,船舶查驗等待時間較長。據介紹,該系統以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遠程視頻監控等手段,取代傳統現場監管,縮短查驗時間,使外輪加油前后等待時間均減少12個小時以上。此外,該系統還引入了國際認可的自動計量系統,對加油量實施遠程監管,避免在加油量上產生糾紛。

    該系統啟用以來,累計保障錨地供油5000艘次,保障錨地供油量400萬噸,錨地使用率提升30%。(記者黃寧璐通訊員葉擎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