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明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多措并舉讓農民增收的路子多起來、錢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服務優良、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報告中一個個關乎民生的關鍵詞、一句句走進老百姓心里的話,通過報紙、廣播、網絡播撒到了城市的各個角落,成了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群眾熱議的話題。
“日子會越來越紅火”“好日子還在后頭”“腰包會越來越鼓”……在群眾眼里,市第十次黨代會描繪的宏偉藍圖正在變為美好現實,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已越來越近,更多民生利好正向我們走來。
發展鄉村旅游給村民帶來好前景
主街藤蔓蜿蜒,紅色瀝青路面看不到垃圾;沿街影壁白墻灰瓦,古韻十足;衛生室、便民服務大廳、村史館、農家書屋、幼兒園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這,便是信都區羊范鎮祁村。
立足“環城”優勢,祁村確立了打造“觀光采摘+農事體驗+農家樂+民宿”的發展思路。“強環境、興產業、富農民,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祁村度假。”村黨支部書記羅文明說。
在祁村,越來越多的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回村就業,管理蔬菜大棚、開展生態采摘、開辦農家樂,百姓增收渠道越來越廣。今年上半年,全村接待游客1.5萬余人次,帶動就業30余人,旅游綜合收入逾40萬元。
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鼓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鄉村民宿、庭院種養等新產業新業態,多措并舉讓農民增收的路子多起來、錢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
羅文明說:“報告為下一步村民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對村子未來發展信心滿滿,也更有干勁兒了。我和村民正合計著擴建酸棗基地,加快建設民宿,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產業,相信未來,大家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家門口幸福“升級”
寬敞的柏油路面,整潔的樓道墻面,精心設計的繪畫墻……走進襄都區西寺社區鐵路北宿舍小區,讓人耳目一新。
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該小區全面開展實施改造提升行動。清理積存垃圾、清拆違章建筑、清除亂堆亂放、增設垃圾箱、老舊排污管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讓小區實現了環境大改善。
“小區實施老舊排污管道改造后,將陳舊的鐵制排污管道統一改為塑料管道,更換了排污主管道,增設了排雨管,每家平房戶門前還增設了污水井。”西寺社區黨委書記賈延賓說,現在下雨,不用擔心積水問題了。
“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拆除違章建筑,以及為發展改出空間、為城市改出活力、為群眾改出綠地等內容。”賈延賓說,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了居民居住條件,提高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下一步,西寺社區將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家門口幸福“升級”。同時,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創新老舊小區管理體制機制,采取社區服務站管理、業主自治管理等多種模式,防止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后出現問題反彈。
“醫養結合”讓老人“養老”更“享老”
走進愛晚紅楓幸福家老年公寓,悅耳的音樂從活動區傳出來。一群老人或是擺動著雙臂,或是扭動腰胯,正在做健康操,格外有精氣神兒。
“在這住感覺很舒心!”談及在這里的生活,楊以潤老人臉上掛滿了笑容。“新家”讓楊大爺非常滿意。環境好,護理員24小時看護,吃的都是專業營養師搭配的營養餐,養老院里都是老年人,有共同話題。更重要的是,這里有醫生隨時關注老人的身體情況,住著舒心。
該老年公寓與基層衛生院建立了一體化服務模式,由基層衛生院安排專業醫護人員常駐養老公寓,負責公寓老人的醫療護理。同時,養老公寓還與市人民醫院、市三院等醫療單位建立醫聯體,醫療專家常到公寓走訪,開展義診。
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提高養老服務供給質量,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服務優良、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該老年公寓負責人吳丹說,依托良好的醫療資源,公寓現在可以為老人們提供“醫、養、康、護、寧”等全方位服務。下一步,將根據報告提出的要求,整合資源,將“醫”和“養”實現更有效對接,讓老人在這里既“養老”更“享老”。
“無證明城市”暢通便民“高速路”
“以往,沒有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注銷文件,就辦不了注銷手續,我們不得不從城東跑到城西。現在不用為開證明來回跑,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市行政審批局綜合受理窗口辦理旅行社注銷登記的邢臺順安旅行社有限公司被委托人張立波,對綜合受理窗口取消注銷登記備案證明材料的做法連連稱贊。
市行政審批局綜合受理科焦慶霞說,事實上,旅行社注銷登記備案環節中,仍然需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予以證明。與以往不同的是,證明材料不再需要辦事人準備,而是調整為部門間核查辦理。
從群眾跑變成部門跑、數據跑,節省了辦事人員往返部門間開具證明的時間,既“減證”又便民。焦慶霞說:“‘無證明’不等于‘零證明’,而是通過直接取消、告知承諾、數據查驗、部門核驗、部門代辦等方式來實現極簡極速辦理。”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無證明城市”創建走深走實。在2020年市本級取消證明材料221件的基礎上,再次大力削減證明材料77件,“越簡單越好”日益成為審批工作的常態。
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持續深化‘無證明城市’創建成效”。焦慶霞說,下一步他們將不斷加強推動“一窗受理、限期辦理”向“一網受理”延伸的力度,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壓減審批事項、審批時間和審批費用,推動“無證明城市”創建,提高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記者 劉東甲 孫瑞超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