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新聞發布會召開。在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了北京市“雙減”工作推進情況、內容及新學期的重點工作,其中明確提到,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針對校外培訓機構轉型發展后部分員工可能會產生的轉崗就業難題,市人力社保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陸曉播也在會上表示,本市已經提前儲備了教學教輔類、技術支持類等四大類職位,滿足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人才轉崗轉業的需求。
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
學校不得組織任何形式分班考試
李奕表示,本市“雙減”文件的核心是減負提質多措并舉,校內校外同時發力,堅持首善標準,不僅要“治亂、減負、防風險”,更要“改革、轉型、促提升”,逐條逐項抓好落實。“確保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于2021年底前有效減輕、兩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李奕說。
在校內服務提質增效方面,李奕提到,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確保學生在校內學會、學足、學好。要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這是減輕課內負擔的重要切入點,包括統籌作業管理,控制作業總量,加強作業設計指導等。同時,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包括整體規劃設計,豐富服務內容,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自愿選擇,切實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學校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拓寬服務渠道,引入社會優質資源和優質師資參與課后服務,發揮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后服務中的作用;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完善線上公共教學平臺,打造“雙師課堂”等。
此外,要提高校內教育教學質量,包括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比例促進干部教師在區域內流動;規范教育教學秩序,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學校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試,嚴禁劃分重點班、實驗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本市還將不斷深化高中招生考試方式改革,依據不同科目特點,完善考試和成績呈現形式,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
學科類培訓機構嚴禁超標培訓
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
北京青年報記者還了解到,本市從6個方面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
一是嚴格審批準入,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二是嚴格控制學科類培訓時間,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三是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完善學科類培訓管理服務平臺,動態掌握學科類培訓的培訓內容、培訓材料、教師資質等信息。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四是強化經營活動監管,落實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的要求,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全面落實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五是嚴禁資本化運作,嚴格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六是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等。
李奕表示,本市還將強化監督檢查,加大“雙減”工作專項督查力度,充分發揮市、區兩級教育督導力量,對“雙減”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建立責任追究機制,督查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同時,利用好12345“接訴即辦”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和整改查處力度。針對目前還有機構仍在暑假開課、續費情況,李奕強調,本市將嚴格執行“雙減”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這樣的續費肯定是不允許的”,李奕表示,目前市、區兩級也在加大巡查力度,對于違規培訓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
新學期更多老師跨校跨學區流動
學生周末可在校內參與素質類課程
在新學期中,李奕表示,本市將重點落實“雙減”文件中的關鍵舉措和改革突破,讓廣大同學和家長感受到切實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校外學科類培訓的減少,更是校內的新變化、新氣象。”
李奕提到,首先,教學、作業、輔導將有新變化,比如課堂教學模式將有新的變化,教學設計更加真實有效有趣,針對不同層次和學習狀況的學生,作業會更加精煉,有了更多的針對不同學生特點的“個性化”作業等;課后3點半將更加豐富,不但有素質教育的課程,還有課堂延伸輔導;一些初中學校還會開設晚自習;老師們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將會有更加合理的調配等。同時,更多的老師跨校、跨學區流動,輻射優質教育服務。很多區經過暑期的認真準備,很多的優秀校長、骨干教師、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進行了區域內的合理流動,到新的崗位。此外,學習方式也將發生轉變。孩子們不用每天放學或者周六日趕著去上各種學科類輔導班了,可以在校內參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素質類課程;在課后3點半到5點半的時間里有老師的指導幫助、同學間討論可以完成作業。
李奕提到,面對“雙減”帶來的變化,可能很多家長對是否該給孩子報補習班,家長應該做些什么等都會有一些困惑和彷徨。新的學期,家長們將會看到孩子的學習和時間在校內得到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學校也會與家長有更多的交流互動,共同服務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武文娟林艷解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