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4種改革模式全國首創 青島中醫藥事業發展持續發力

    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研發的國內首款治療痛風的功能飲料進入臨床階段;在全省成立的九大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中,青島中醫醫院作為唯一的“地市級醫院”,組建了肺病專業、心血管專業、康復專業三大集群;青島言鼎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簽約,聯合開發藥用植物干細胞;青島中醫藥特色服務電子地圖上線,方便市民求醫問藥……

    今年以來,青島中醫藥事業發展持續發力,迎來“黃金期”。好風憑借力,青島歷時五年建成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并以此為契機,加緊揚帆,迅速行動,差異性中醫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4種改革模式被認定為全國首創。青島還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將“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行動”納入“健康青島行動”實施方案,作為專項行動重點推進。

    打造全國“首創”有底氣,仍需破解“山多峰少”困境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醫藥再次“出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國家發改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不久前也出臺了《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山東省及青島市專門成立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分別為省委和市委主要領導,這在全國也極為少見……可以說,中醫藥發展真正迎來了“黃金時期”。作為大健康領域的重要一極,全國各地均已行動起來,而青島也緊緊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以更早的行動、更迅捷的速度,搶占發展的制高點。

    伏羲九針神農藥,岐黃問對天下傳。青島的一系列全國“率先”與“首創”舉措,來源于這座城市的中醫“底氣”。青島的差異性中醫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醫醫療質量信譽等級評定、外埠中醫專家存案、中醫體質辨識與健康指導等4種改革模式被認定為全國首創。其中,市中醫醫院和市口腔醫院創新性地將門診中醫優勢病種納入統籌支付范圍并按病種結算或日間病房管理,提高了結算標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此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市疾控中心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全域調查。

    青島共有兩個中醫專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臨床重點專科,還有全國首個海洋藥物研發生產基地,以及全國唯一的國家藥監局海洋中藥重點實驗室。全市三甲中醫醫院數量共4家,與深圳并列計劃單列市之首。全市山東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院4家,居省內地市前列。

    在諸多方面,青島的中醫藥事業都走在前列。但瑕瑜錯陳,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是,青島的中醫藥發展高峰不高,與青島打造長江以北一流醫療中心城市目標仍有差距。北上廣代表著我國醫學的高水平,他們均有中醫藥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濟南有山東中醫藥大學,它擁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1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而青島的中醫藥大學處于空白之地。此外,青島中醫藥產業化水平不高,在中藥種植、流通、生產等方面,企業規模不大,聚集效應不強,在中醫藥產業鏈延伸、中醫藥健康服務項目載體建設、中醫藥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仍需要下功夫。

    實施資源供給側改革,建設中醫藥“新高地”

    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一。只有集聚優質高端中醫藥資源,才能全面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

    為彌補短板,青島正在實施優質高端中醫藥資源供給側改革,引進優質高校、優秀人才和優選項目,發起中醫藥“新高地”建設攻勢,不斷提升中醫藥為民服務能力。

    青島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共建青島中醫藥科學院,目前該科學院下設的中醫研究院已掛牌成立,占地210畝的研究生院正加緊建設。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共建的青島技術合作中心、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共建的附屬青島醫院,均已簽訂合作協議。推動上海醫藥北方總部落地,實現知名藥企總部落戶我市“零”的突破。作為全省十大區域中醫診療中心之一,落戶我市的肺病診療中心建設正在積極推進當中,將擴增為4個病區120張床位。

    廣闊的海洋蘊含著無數瑰寶,海洋中藥是其中重要資源之一。“青島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是吸引山東中醫藥大學在這里落子科學院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付先軍說,科學院將努力打造特色優勢突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海洋中醫藥研發基地和中醫醫療服務基地。“向海問藥”已列入科學院的近期、遠期規劃,科學院已與中科院海洋所等駐青海洋院所建立合作,同時還成立了海洋中藥研究中心。目前,國內首款治療痛風的功能飲料已進入臨床階段,該產品的大部分成分便來自海洋中藥。

    “花鄉藥谷”這個浪漫的名字已成為即墨區靈山街道的代名詞。推動鄉村振興,靈山街道“轉換賽道”,賦能花卉中藥產業發展,推動花卉中藥的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先后招引了修正藥業、瑞利國際生物醫藥等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并依托花卉中醫藥產業,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鄉村旅游,構建起花卉中醫藥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這些都是青島全力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生動寫照。目前,青島正在建立中醫藥產業項目庫,已有56個項目納入全市醫養健康產業專班重點推進。利用中醫藥產業鏈長、融合性強的特點,實施“中醫藥+”戰略。立足海洋產業優勢,推進“中醫藥+海洋”,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管華詩院士團隊聯合青啤集團研發出國內首款海洋中藥健康飲品;推進“中醫藥+養老”,引進青島國金中醫養老院等大型康養建設項目4個,總投資32.4億元;加快推進“中醫藥+農業”“中醫藥+旅游”“中醫藥+國際化”“中醫藥+扶貧”等產業,著力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實現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

    中醫藥培根固本,唱好“本土腔”和“國際范兒”

    網底牢,龍頭才能強。培根固本,青島正在補齊基層中醫藥服務的短板。

    不久前,市衛生健康委推出“中醫藥特色服務電子地圖”。該電子地圖匯聚了我市中醫藥特色突出的172家醫療機構,市民登錄電子地圖,可實現快捷搜索、精準查找,并一鍵導航。除地址、電話、路線等基本信息外,詳細介紹中還提供各醫療機構中醫醫療質量信譽等級、中醫藥重點學科、專病專技特色門診、中醫藥孕育調養指導門診、中藥院內制劑等特色服務信息。

    加強基層中醫藥工作龍頭建設,青島2家區級中醫醫院晉升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即墨區、西海岸新區打造省級中醫緊密型醫共體典型, 探索構建中醫特色的分級診療模式,基層中醫藥醫教研協同能力大幅提升。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青島建成155個國醫館、61個精品國醫館、100個中醫特色村衛生室。青島還實施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流程再造,在全國率先建立優化中醫藥適宜技術“O2O”免費網絡培訓推廣平臺,改變了以往傳統的脫產集中培訓模式,有效解決了工學矛盾。

    人才是第一資源,我市正在探討中醫藥人才單設比例的人才分類評審推薦辦法。在青島,中醫藥的“國際范兒”越來越足,青島確定繼續在第二屆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設立中醫藥體驗區,充分展示中醫藥的獨特魅力;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在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國際客廳”內設立中醫藥板塊,做好傳統醫學雙向交流、中醫藥展示體驗等工作。發揮青島市國家“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和“國際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基地”的作用,促進外籍學員來青開展中醫藥文化交流學習。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青島中醫藥發展的高光時刻即將到來。(記者 郭菁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