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隨“政協江淮行”活動走進望江縣。望江縣國土面積1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5萬畝,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縣。今年,以綠色稻米和優質油料為主導產業的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可以說望江油是全球最健康的食用油。”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曾對望江油作出如是評價。在望江縣中棉所長江科研中心,記者了解到,望江縣自2018年起進行“菜油兩用”油菜新品種示范推廣,建有全省首家7D功能型菜籽油加工廠,可產不含苯并芘、炒菜油煙少的健康好油。目前全縣充分挖掘油菜多種功能,已建立了油菜全產業鏈綠色高效技術模式。
“望江是安徽省糧價最高的地方,公司發展勢頭良好,有效帶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安徽聯河集團董事長甘啟斌說。聯河集團是望江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生產綠色有機米、米乳、大米蛋白粉等,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甘啟斌表示,他對全縣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充滿信心,未來公司將擴大產能達到60萬噸,不斷向“百億聯河”目標邁進。
據悉,綠色食品產業是望江縣重點抓的四大產業鏈之一。就在今年,望江縣印發《加強雙招雙引建立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成立由縣政協主席汪森任鏈長的綠色食品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專班。
綠色食品發展得怎么樣?農業產業園創建如何穩步推進?縣政協如何做?今年,望江縣政協與縣農業農村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綠色食品產業鏈鏈長制2022年工作計劃》,圍繞綠色食品產業產值、招商任務、重點項目確定發展目標,全面推進綠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力爭十四五末綠色食品規上企業個數翻一番,產值翻兩番。
同時,縣政協積極發揮牽頭作用,組織委員召開“多措并舉,推動望江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資政會、不定期開展綠色食品產業鏈工作發展調度、現場為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連續三年,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15%以上的增長,綠色產業發展可謂大有可為。
發展現代綠色產業,需要在規模化、集約化上下功夫,需要各類要素集中集聚。
望江縣賽口鎮金堤村金埂片、金宜片有1000多畝良田,因少數群眾不愿意流轉土地,嚴重制約當地產業發展。去年,通過召開協商議事會,群眾達成一致意見,自愿將土地流轉到村級產業公司,發展起了水蛭特色養殖40畝。目前水蛭年產值達到2噸,凈利潤150萬元,共帶動幾十位農戶家門口就業。
協商議事凝聚共識,全力促進產業發展。望江縣已形成了較為濃厚的協商氛圍和協商文化。全縣高度重視協商民主,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的“全縣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截至目前,望江縣10個鄉鎮及經開區協商議事會議均已建立。今年以來,各協商議事會議結合重點工作開展協商議事活動35次。
此外,望江縣政協還突出黨建引領,依托全縣8個專委會全部成立功能性黨支部,實現了黨組織在政協系統全覆蓋。縣一級政協如何干出新樣子?展現新作為?望江縣政協交上了一份靚麗答卷。(記者 汪應智 段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