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安徽出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南 有序構建“生態美”超市

    在廣大農村地區,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等該如何科學處置?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日《安徽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南(試行)》出臺實施,將有效提升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

    有序構建“生態美”超市

    《指南》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根據治理要求,全省將完善“戶集中投放、市場化收運、縣鎮村監督、市縣鎮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因地制宜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新模式。

    可回收物宜由村民(居民)自行收存,適時售賣;有序構建“生態美”超市、垃圾兌換超市;規范服務企業對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應由村民(居民)將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點(暫存點),適時交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危廢處理企業進行收運處理。

    另外,其他垃圾由服務企業統一收運到市縣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設施進行處理。末端處理設運營施單位應積極配合、及時處理。

    農家樂等餐廚垃圾要日產日清

    對于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廚余垃圾,安徽提出按照生產生活方式、經濟水、交通條件的不同,合理確定廚余垃圾收運處理模式。

    其中,量大面廣的駐村單位、酒店、農家樂(民宿)等餐飲服務點產生的餐廚垃圾,應做到源頭分類、單獨投放、日產日清。由村民(居民)收存的廚余垃圾,應投放至廚余垃圾收集點,由服務企業統一收運至廚余垃圾末端處理設施進行處理。

    在經濟條件允許、村民(居民)居住集聚、廚余垃圾產生量以及收集率較高的農村,可就地就采用安全環保、經濟實用的技術對廚余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暫不具備廚余垃圾處理能力的農村,村民(居民)可將廚余垃圾瀝干水分后投入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由服務企業統一收運到市縣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設施進行處理,也可在田間地頭進行無害化堆肥(漚肥)后還田還林。

    杜絕“先分后混”、“混收混處”等現象

    今后,安徽將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對于具備條件的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場所還要求逐步向社會開放,接受社會監督。

    全省農村地區要因地制宜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村民(居民)、餐廚垃圾產生主體應將分類后的垃圾投放至相應分類收集容器內。餐廚垃圾產生主體應確保餐廚垃圾分類精準,不得混入其他生活垃圾。

    縣(市、區)、鄉鎮村必須監督服務企業,做到分類收運、分類處理,杜絕“先分后混”、“混裝混運”、“混收混處”等現象。收運過程中杜絕出現跑冒滴漏,不得出現垃圾桶滿溢、垃圾就地堆放等情況。(記者 吳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鄉村振興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人居環境 餐廚垃圾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