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公開發布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我省連續第19年以省委一號文件的形式聚焦“三農”。
我省是農業大省,2021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總產達817.52億斤,實現“十八連豐”,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產業發展再上臺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基礎不斷夯實。 “但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比較突出,與周邊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表示,省委一號文件全面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部署鄉村振興的各項重點任務,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加快安徽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堅持問題導向,錨定鄉村振興目標
省委一號文件是做好今年全省“三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文件貫徹中央精神,堅持問題導向。
盧仕仁介紹,針對我省農業農村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項,文件進行了相應重點部署,提出以“兩強一增”為引領,抓好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耕地保護三件要事,突出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全面落實“四個優先”要求,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列出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舉措、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做到有抓手、有載體。同時,突出拉高標桿、奮勇爭先,堅持跳一跳能實現,提出重點工作量化目標,力求可操作、可考核。
具體來看,文件共8大部分、32條,主要包括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兩強一增”行動計劃、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加快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強化鄉村振興政策保障、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的創新,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要求擴大“三農”投入,強化金融服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抓好農村改革等。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文件就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提出要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干部配備優先考慮、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制定“四個優先”落實清單。建強黨的農村工作機構,發揮好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工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等作用。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展開,落實與農業農村部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協議項目化、清單化,跟蹤落實重大事項。
抓好“兩強一增”,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關鍵要抓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增加農民收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省委一號文件將實施“兩強一增”行動計劃作為重要內容,明確了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
在推進科技強農方面,部署6項行動,提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6%。具體包括實施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行動、種業強省建設行動、種養業提質增效行動、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行動、農業綠色循環發展行動、數字賦農行動等。對6項行動,文件都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目標。比如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行動方面,提出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力爭增長9%,達1.54萬億元。數字賦農行動方面,今年將建設數字農業工廠100個,新增數字農業應用場景100個、累計達1200個。
在推進機械強農方面,省委一號文件同樣部署6項行動,加強農機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包括優勢產業集群壯大行動、特色農機研制補短板行動、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農業“標準地”改革行動以及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行動。根據文件,今年將加快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制造,經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4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支持建設120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新增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600個,累計超5500個。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對此省委一號文件部署了4項行動,提出2022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具體包括實施工資性收入倍增行動、財產性收入擴量行動、經營性收入壯大行動、轉移性收入提升行動等。
聚焦關鍵要事,抓實抓細重點任務
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耕地保護是“三農”工作的三件要事,也是不容有失的底線任務,省委一號文件對此作出了重點部署。
安徽是全國五個商品糧凈調出省份之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今年繼續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擺在首要位置,穩產量、提品質、增效益。“今年將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億畝以上,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多種糧、種好糧,發展優質專用糧食5700萬畝。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產糧大縣全覆蓋,新增稻漁綜合種養88萬畝,累計達610萬畝。 ”盧仕仁說。
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方面,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文件提出,今年將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逐步提高中央及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力爭超55%。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在耕地保護方面,將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推深做實田長制,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防死守耕地紅線。保數量,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保質量,新建高標準農田510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30萬畝。
在產業興旺、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上,省委一號文件聚焦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分別作出具體部署。
在鄉村發展方面,按照土地規?;?、組織企業化、技術現代化、經營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發展路徑,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縣域富民產業。鄉村建設方面,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把握好工作的時度效,求好不求快,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縣域統籌。在鄉村治理方面,突出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記者 史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安徽省政府 鄉村振興 安徽2021年糧食產量 農業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