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邢臺市出臺意見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 明確強化關鍵環節和保障機制

    科技成果評價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日前,我市出臺《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強化關鍵環節和保障機制,推動構建科學系統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我市科技成果資本化和產業化。

    科技成果評價是科技活動的重要指揮棒,“評什么”是科技成果評價的首要問題。此次出臺的《意見》明確,要重點評價在新發現、新原理、新方法方面的獨創性貢獻,在解決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企業重大技術創新難題,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方面的成效,以及推廣前景、預期效益、潛在風險等對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意見》中對于“怎么評”進行了明確,全面糾正科技成果評價中“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問題和單純注重數量指標、輕質量貢獻等不良傾向。“此前,多維度、分類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不健全,指標單一化、標準定量化、結果功利化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不利于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迫切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以破除。”市科技局副局長郝舒微說,《意見》中關于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成果的評價把技術交易合同金額、市場估值、市場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點企業應用情況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重點突出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平和影響力,項目的完成、管理、產出、效果和影響,人才的品德、能力、質量、貢獻和業績,科學確定個人、團隊和單位在科技成果產出中的貢獻。

    此外,現有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存在諸如科技成果評價行業不成熟,評價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不高,行業自律和有效監管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為此,《意見》明確,要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投融資機構在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作用,篩選出一批在關鍵性、共性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能夠實現產業高端引領發展的,具有重大市場價值的項目,通過“投貸債補”等方式予以支持;規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行為,推進評價誠信體系和制度建設,對在評價中弄虛作假、協助他人騙取評價、搞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科技成果評價是科技管理的一種工具,如何成為有效“指揮棒”,關鍵在于如何使用評價結果,這是發揮評價功能、決定科技成果評價改革成敗的關鍵。

    《意見》明確,要強化科技成果評價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科技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活動中,根據成果評價結果,篩選先進適用成果,制定轉化策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優先推薦我市優秀評價項目申報省科學技術獎;要推進科技成果熟化和示范運用,建設10家孵化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向園區和孵化器篩選推送定制化高質量科技成果。每年發布一次新應用場景目錄,打造1—2個先進應用場景試點示范工程;要推動科技成果進場交易,鼓勵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企業科技成果,特別是一定時期內未發生轉化的財政性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在技術市場上掛牌交易并推動轉化應用。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通過各類推介、對接、路演活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要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落實省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補助政策,開展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關的保證保險業務,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記者高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邢臺市科技局 科技成果 評價體系 關鍵核心技術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